(三)杨时精神对客家人爱国主义情怀的影响同样突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27
颗粒名称: (三)杨时精神对客家人爱国主义情怀的影响同样突出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1
页码: 0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精神对客家人爱国主义情怀的影响同样突出,客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许多客家历史名人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这种爱国情怀一方面表现在反抗外族侵略、浴血奋斗牺牲方面。宋代最有气节的李纲、文天祥等人均为杨时作“画像赞”。
关键词: 杨时精神 客家精神 影响

内容

客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许多客家历史名人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这种爱国情怀一方面表现在反抗外族侵略、浴血奋斗牺牲方面。宋代最有气节的李纲、文天祥等人均为杨时作“画像赞”。李纲称赞杨时:“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民族英雄文天祥,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后兵败被俘,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品格,留芳千古。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客家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则突出地表现为客家“强颈“精神。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闽、粤、赣三省边界地区的红土地。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刘少奇等等。日本著名学者山口县造著《客家与中国革命》称:“自强好斗,没有客家人,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史。”
  可以说,爱国爱乡、崇文重教、刚毅聪慧、勤劳朴素、开拓创业,这些都是客家精神的具体表现。宋至清代客家精神的逐步形成,与杨时的大力弘扬,特别是以身示范是分不开的。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肖胜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