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10000833 |
颗粒名称: | 四 革弊政 |
分类号: | B244.7 |
页数: | 10 |
页码: | 220-229 |
摘要: | 针对南宋社会弊政丛生,所谓“无一不弊而不可以胜陈”,“纲纪日坏,邪佞充塞,货赂公行,兵怨民愁,盗贼间作”的现实,朱子提出一系列革除弊政的主张。他认为,前人制定的治国方策是前人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制定的,时世变易了,故也应随之变易。朱子将此称为“经世只是随时”或曰“变而通之”。是以行之既久而不能无弊,则变而通之,是乃后人之责。 正是基于这种“变而通之”和“革弊须从原头理会”的思想,朱子对改革当时的弊政提出一系列革故布新的主张。内容涉及法制、刑法、赋税、科举、教育等。朱子指出,这种完全与儒家“民本”思想背道而驰的苛政,是造成民力之所以“重困”的根本。 |
关键词: | 朱子 革弊政 政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