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朱子的政治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29
颗粒名称: 第八章 朱子的政治思想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0
页码: 206-235
摘要: 从朱子现存的政论中,其政治思想可归纳为表现在正君心、黜邪佞、主抗金、革弊政、守理法五个方面。
关键词: 朱子 理学思想 政治思想

内容

作为理学家,朱子的政治思想,是与他的理学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有着从政经历的思想家,朱子的政治思想又是和他的从政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朱子从政,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的从政经历,是一位儒者安邦定国的理想和经世济民的抱负付诸实践的过程。但由于南宋社会腐败的现实,朱子的许多政治主张并未能有效地付诸实施。本章对朱子政治思想的叙述,主要侧重在他的政治主张——政论方面。
  为了维护南宋王朝的长治久安,朱子针对统治阶级的各种弊端,提出了一系列补偏救弊的主张,如正君心、除奸佞、革蔽政等。这些主张,实际上是朱子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理学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反映。束景南先生认为,由于“存天理、灭人欲”的最高道德原则同时也是朱子的最高政治原则,传统儒学所提倡的“仁政”,在朱子的政治思想中,“仁政”变成了“理政”,“德政”变成了“理治”。①这是对朱子的理学思想与政治思想二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比较准确的揭示。也就是说,朱子的理学思想是朱子政治思想的指导原则,而朱子的政治思想则是他的理学思想在政治领域的贯彻和落实。朱子认为,“仁政”就是按照“理”(道)而行,即用“理”(道)来治国安邦,统治者顺应天理来治理国家,就是王道,就是仁政。
  从朱子现存的政论中,其政治思想可归纳为表现在正君心、黜邪佞、主抗金、革弊政、守理法五个方面。①参见束景南:《朱熹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