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10000311 |
颗粒名称: | (三)教学方法 |
分类号: | B244.7 |
页数: | 14 |
页码: | 50-63 |
摘要: | 在教学方法上,朱子在总结前辈教育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既有所继承,也有许多创新之处。1.学生自学自学为主,这几乎是宋代所有书院的通例,考亭沧洲精舍也不例外。朱子对从学门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自学的经历。朱子《沧洲精舍谕学者》一文,便是一篇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学的演讲稿。门人辅广后来将此归纳为六条,后人通常称为“朱子读书六法”。以一书而言,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也是先后有序而不可乱。“居敬”指的是居敬穷理,意为修身涵养与探寻物理相互促进。讲论经典,高略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疴之去体。表明朱子平日教导学生,谆谆善诱,孜孜不倦,以此开启门人的理解力、创造力。 |
关键词: | 朱熹 教学 教学方法 |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