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 
| 唯一号: | 130820020210000231 | 
| 颗粒名称: | 第七节 儒士谈兵多浅显 河山还我献忠言 | 
| 其他题名: | 朱熹的军事教育思想 | 
| 分类号: | E13;B244.7 | 
| 页数: | 11 | 
| 页码: | 479-489 | 
| 摘要: | 在《朱子语类》卷110中,专门开辟《论兵》,说明朱熹与门人讲学时不避军事讨论,如“赵昌父相见,因论兵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就文献记载而言,参与讨论者有门人赵蕃、叶贺孙、沈僩、钱木之、李方子、吴寿昌、吴浩、包扬、杨道夫、蔡惥、甘节、李壮祖、廖德明、郑可学、杨方、潘时举、廖谦、魏恪等人。作为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也一样,虽然他没有经历长期的军旅生涯,也不是狂热的战争主义者,但其绝非闭口不谈军事,回避军事问题,而是明耻教战。朱熹认为,此举有别于先王之制。朱熹认为,军队给养问题需要解决。解决的办法是进行驻军屯田。 | 
| 关键词: | 朱熹 军事教育 《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