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山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6020220000083
实物名称: 天成山
其他名称: 双髻山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56/001
起始页: 0465.pdf
类型:
分类号: K928.3
主题词: 山-名胜古迹-中国

实物简介

天成山,又名双髻山,位于长泰县东南边境,东接天柱山,南邻龙海角美镇,距长泰县城8公里,距角美镇19公里。天成山海拔高度342米。山虽小,却能名列古代“武安八景”之一,与天柱山齐名,其绮丽幽奇的风光当不言而喻。 古人赞天成山之美首推那高耸的峰峦。其峰顶为岩石构成,分为南北对峙的两峰,两峰相隔约百米,南峰称为晞发峰,北峰称为天成峰。山间时有云雾缭绕,峰顶隐现于轻云薄雾间,远望宛如古代美女的发髻,每当曙光初照,云雾璀璨中的山景更为幽美。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写下一首七绝诗,描绘天成山的美景:“绝壑藤罗贮翠烟,水声幽咽乱峰前,行人但说青山好,肠断云间双髻仙。”天成山之美非唯远眺所得,近观更有幽趣与美感。天成峰的古道、岩洞与人文景观,早已吸引着古代名人和无数的游客。 天成峰有条蜿蜒于林木与岩石间的古道,古道的平缓处为土路,陡斜处为石阶路,石阶路是古人用齐整的条石铺成的。古道的最险处为“一线天”,这是由南坡上、下顶峰的一段陡峭的路。这段路夹在两座岩崖间的一条宽约1.5米的裂缝里,古人用条石在裂缝间铺设了二百多级的“天梯”,因条石的长度恰是裂缝的宽度,条石便紧夹于石缝中,石阶一点儿也不会松动。这“天梯”的坡度约有70度,每层台阶高约有0.3米。而“天梯”两边是石壁,游人上、下时常以此为依,故走这段路是见危而无险,登天成峰的游人,总喜欢跋涉这段路,领略其境其趣。 天成峰岩石众多,有的独自兀立,有的累叠成景,有的高耸几十丈,有的形似活泼的动物。古人对岩石也有了神奇的命名,如:百丈屏、天游蹬、龟爬壁、鲤鱼石等。顾名睹状,确唯妙唯肖,令人叫绝。 由岩石自然形成的洞室就更多了。在南坡有一洞室,洞高约5米,面积约100平方米,可容数十人。洞壁北侧依山坡,东南西三侧悬空,古人用条石修砌石墙,留有门窗。洞里空旷明亮,空气流畅,尤使人惊讶的是,洞顶是一块巨大的岩石覆盖。相传明邑人杨莹钟告退后曾在此洞办学课徒,人们便称此洞为“布政厅”、“布政学”。在“布政厅”东南侧,有个水洞,洞外古藤网布,洞由几块大岩石相叠而成,约三十平方米。洞中石壁间有一股泉水汩汩而涌,游人一进洞,便可闻潺潺水流声。洞中空气湿润,游人至此顿消跋涉的热汗,若掬饮一口甘甜的泉水,更是心身清爽。离天成峰峰顶不远处有个穿空而径的岩洞,俗称“加令崆”,意为“加令”(八哥鸟)栖息的石洞。这个岩洞依着山势,由数十个巨大的岩石自然累叠相支而成,洞长十多米,高约2米,宽约1.5米,洞底约呈60度的倾斜,洞的上下左右都是相叠的岩石。游人要从北坡上、下顶峰,便要通过这个洞。而穿行此洞,须小心翼翼,手脚并用,匍匐身子,一步一步地攀援或下滑。 天成峰的山坡上,处处可见人文历史的遗迹。在悬崖处,有古人垒砌的石墙残体;在岩石上,有古人开凿的、用以立柱的小圆洞;在古道上,有保持原貌的古寨门;在草丛间,有圆石柱、石门槛、大石板;在西坡的一块石屏,刻有《邑侯□公重兴天成寨功德碑记》;在北坡的古树下,有瑞烟岩寺庙遗址,墙基依存,门窗石框仍在。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年),邑人杨莹钟与其弟杨鼎钟同隽乡闱,翌年杨莹钟又联捷进士,官历赣州府知府、广西左布政使,政绩斐然。明天启年间,杨莹钟告退归里,他择居双髻山,于天成峰修路、筑寨、凿地、劈洞,建了万石楼、清虚阁、巢父居、梳妆亭、心远堂等,还倡修梵刹——瑞烟岩。后来,天成塞又成为抗清的一个军事据点,也曾作为郑成功部属的驻扎地。清康熙年间,天成峰大部分的建筑被清兵所毁。迨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邑人杨新基又倡修瑞烟岩,使寺貌焕然一新。据《长泰县志》记截,瑞烟岩“凭崖而屋,一堂两厢,……下临丈许,高楼耸峙,楼门与佛殿对。……构斋堂一座,俯临堂下,若巢树巅而栖白云者。开窗远眺,则目穷千里,而山川雉堞,隐隐人望中,所称洞天福地,不是过也。”惜此山寺,后又因战乱而日渐衰落而倾圯。 天成山也有不少神奇的景象,引人入胜。在一块巨石上,凿有一个深2米、面积约6平方米的圆水池,池中长年积水,永不干涸,人称之天镜池。另有一巨石,上有一块扁形石头,游人若在扁石上踩动,便发出咚咚咚的声响,人称之石鼓岩。奇特的景象各伴有动人的传说,如“天成漏米仓”、“罗远插筷成竹”,“杨布政羽化成鹰”等,为天成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天成山的东麓是朝天岭,这里有条闻名的古驿道——朝天大道,唐朝起,它便是漳州府、长泰县赴省晋京的一条主要通道。明《长泰县志》载:“朝天岭,昔松江渡未通,入京师皆取道于此,故曰朝天。”明正统五年(1440年),在朝天隧道口设立巡检司。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部在此围歼倭寇数千人,“倭夷骇散。”古代,朝天大道两旁密林丛生,诚如同知龙遂所呤:“飞泉喷壑蛟龙怒,危石霾云虎豹蹲。”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长泰学子林震等8人赴乡试,路过这里,其中一人被虎㘅走,而另外7人未受虎害,同科考中举人,传为奇谈。如今,这条古道经拓宽平整,已成为可通汽车的坦途。 天成山,是历史悠久、风光绮丽的地方。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