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大臣山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6020220000060
实物名称:
大臣山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56/001
起始页:
0295.pdf
类型:
山
分类号:
K928.3
主题词:
山-名胜古迹-中国
实物简介
云霄八景之一“臣岳扶曦”,乃是以今之县城以东1公里的漳江北岸“大尖峰”雅称“大臣山”(俗称大人山),峰高坡长,海拔530米。文人雅士以其每天清晨曙光先照染此山,形成霞光万道,托出丹阳于山巅之背,景观奇佳而雅训为“扶曦”之岳。又云霄自明中季建云陵镇城以来,便以西隅的“将军山”为邑城的后镇之山(俗称靠山,其高海拔425.9米),堪舆者称“主山”;而视此“臣岳”为宾山。可是宾山却比主山高,所以云霄民间尝谓凡游历或履职云霄的外乡人士,多有感概“云霄山好水好人更好”,认为云霄人对待外乡宾朋热忱有加,皆“山川地理所然”云云。历来云霄人的确特别好客,故使云霄形成闽南的物资集散地,自古便是漳南著名商埠。 溯此山在未其名之前,于秦、汉时期地属揭阳岭,时称“贵人山”(云霄山的前名,而且此山亦非今将军山)。晋代始置绥安县治于此,而治北20余里处,为连山最高峰(海拨1076米),曰高昌山,所谓梁岳即指此峰,是故其对面溪东南一山名拜岳(即此后的唐代陈元光殉职处)。因高昌山梁岳峻伟壮观,凡自北逾古代南越故关岭后,远眺高昌山延伸大峙原,但见迭宕起伏一脉,山势巍峨,令人叹为观止。此处在旧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喻其高冲九霄,使人望而生畏。唐陈元光于《落成会咏》诗二首中形容其高凌霄汉,诗句以“云霄”对仗 “日月”。又如古漳州城置三城门中,依溪南门名“云霄”,乃本于此。玄宗开元四年(716年)陈元光的后人从云霄境迁州、县治所至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地)70年后再徙州治至龙溪县(即今芗城区),于此肇建城门时,其,一亦曰“云霄门”。考其缘由,乃因眷念古绥安县治主山“云霄山”之高,遂取之用以命名新建之城门。 年代更迭,物换星移,至宋代云霄地方的商贸空前繁荣,由而形成一些小集镇,有如元代的石城西林、明代的云陵围城等,盖因视角所及称高昌山为梁岳。从而引伸出以“贵人山”为当地的象征性标志,谓其伟气“冲霄汉”,后人便约定俗成地易“贵人山”名为“云霄山”(志载此山建有“云霄塔”、“云霄寺”,以益其高);又因相传原高昌山梁岳(即古称云霄山)有神仙宅,称神仙山,亦谓为大神之山;加之因状如缙宦持笏,遂以谐音称大臣山,俗呼大人山。当时的大臣山乃至明初的“云霄山”,皆以此前的贵人山而易名。但明中期之后,此山名又被移冠于邑城东隅漳江北岸“大尖峰”。近代人臧厉和编撰的《中国地名大辞典》中的“云霄山”名词,即明确考定云霄山指漳江北、镇城东的“大臣山”(雅称“云山”)。故后来的云霄八景之一“臣岳扶曦”,已是指此云山为“大臣山”了。此山之北有始建于明末的“应石寺”,今又有人于峰西建“文殊院”一座,皆非旧志所载之寺之塔矣。从此,古时的云霄山(大臣山)却随着岁月的推移,反而逐渐被后人所遗忘。 (方臻 艾林 撰)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