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717
作品名称: 妈祖庙
其他名称: 天后宫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55/001
起始页: 0067.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妈祖庙(俗称天后宫)建于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妈祖庙座东北朝西南,为单檐悬山式的双层楼阁建筑,由前殿和后殿组成,殿前有庙埕,殿中有天井,前殿供奉关羽,后殿供奉妈祖。 妈祖姓林名默,是名扬天下的海上女神。在沿海一带,建妈祖庙是很普遍的,但在这样个深山峻岭中的乡村也建有妈祖庙就凤毛麟角了。原来,这里的山民们过去生活十分贫困,为谋求生路,早在明朝末年,就有人走出梅林村,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去谋生。他们相约结伴下南洋,斗恶浪、闯险礁,风雨同舟,把生死难料的“三分命”,寄托在妈祖娘娘身上。后来,他们在海外发了财,就从莆田的湄洲岛请来妈祖娘娘的香火,雕塑了妈祖娘娘的金身,建了这座妈祖庙,让这里的村民们供奉朝拜,以祈求海外游子过海平安赚大钱,也祈求合境安宁、家庭幸福! 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娘娘的诞辰。这一天,梅林的村民们早早就来到妈祖庙前,参加由妈祖庙理事会组织的“妈祖巡村”活动。几百个手持幡旗的信士,在锣鼓鞭炮声中,浩浩荡荡地护拥着坐在八抬大轿中的妈祖神像,从妈祖庙前出发,缓缓穿行在全村的每个角落。所到之处,每座土楼前的大埕或大路口,都有人搬来供桌,摆上鸡、鸭、糍粑等供品,等候“巡村”队伍的到来。妈祖神像一到,村民们就跪在供桌前虔诚地拈香叩拜,祈盼妈祖娘娘保佑全家平安,万事吉祥。当天晚上,梅林村灯火辉煌,烟花怒放,把小山村装点得比白昼还迷人。他们请来大戏班,在妈祖庙前的大戏台上,连演三宵戏文。那丝弦歌乐,把全村老少都吸引来了,连外出的乡亲和外村的人也纷纷赶来观看。 妈祖节最热闹的场面,莫过于“妈祖过海”的民俗文化表演了。只见一大群少年,或装扮成龟相蚌臣,或装扮成虾兵蟹将,在溪流中尽情撩水嬉戏,欢声震天。良辰吉时一到,妈祖娘娘就要“飘洋过海”了。她端坐在八抬大轿里,由挑选出来的青壮信士们抬着,摇来晃去地往返三次,在“水族”们的簇拥下终于渡过“山中大海”的溪流。溪流两岸看热闹的观众,人头攒动,水泄不通,欢呼声响彻云天,庆典活动高潮迭起。那壮观的场面,可与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的观潮节相媲美。2009年6月,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乡土》栏目来此拍摄,播出了《大山里的妈祖节》后,梅林村的妈祖文化更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本书为南靖文史资料 第三十三辑收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人与南靖、中国景观村落等栏目,内容包含了仰望星空、革命圣地巡礼、烈士鲜血染关山、从南靖土楼出去的四位新四军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