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塔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685
作品名称: 延寿塔
其他名称: 俗称:白塔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54/001
起始页: 0145.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古塔-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延寿塔,俗称白塔,原址在山城水尖山下碧侯村园田(现南靖县林场场部)。1934年至1938年,张河山利用山城兴建公益事业之机,在改造山城市容时,向群众摊派巨款,集资雇用劳力,迁移山城镇内三处土墩,以土填筑溪堤,以铁丝网石头,作挡水码头,修建环城道路,兴建市场,修葺庙宇。在这些建设中,张河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然而他也以权谋私,购置田地修建寿盆和延寿塔。据80多岁老人回忆,延寿塔建在碧侯村荒地,依山傍水。1936年底,张河山请来风水先生选地架罗庚定点建塔,经半年筹备,派工派料,督工兴建。整座塔为砖木结构,八角形七层塔,高20米,塔基占地面积约40多平方米。地基用条石砌就,高出地面0.9米,塔墙厚0.9米,塔身座南朝北,大门用花岗石条作门框,粗大而厚重,门为拱形,高2米、宽1.2米。整座塔身用青砖筑墙,每层高3米左右,层层内缩0.4米,各层塔檐出水0.3米,第二层以上各层墙壁上各向东西南北方向开窗门,高1米、宽0.6米。第一层地板为石条铺设,第二层以上地板都是木梁、木地板,每层都设有木楼梯,可通上下层。塔顶为双檐琉璃瓦葫芦顶盖。1938年完工时,风水先生建议将延寿塔整座粉抹白灰以增光加彩,同年秋后竣工,后人俗称白塔。1940年,张河山死后,白塔屹立荒郊野地,杂草丛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塔因无人管理,塔内部分坍塌,六十年代因县林场建设用地需要,将其拆除,仅留一张照片。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本文设置名人与南靖、南靖先贤、地方文化、靖台情缘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