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塔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681
作品名称: 文昌塔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54/001
起始页: 0141.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古塔-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文昌塔座落于靖城镇湖林村九龙江畔堤岸边临水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塔建七层,为八角形棱柱体,建筑占地面积约70多平方米,总高度约25米左右,整座塔为青砖、石、木结构,各层依次内缩50厘米,层层都有塔檐,塔顶为葫芦顶盖。文昌塔始建时,为防止泥沙流失造成塔身塌陷,深挖河床,填筑菅薪,打上松木桩,然后垒石为基,再铺以条石。粗略计算,地基及第一层建筑,所用石料上百立方米,可见工程之浩大。第一层全部用30厘米厚的花岗岩条石交错垒砌,墙高3.2米,石墙厚1.9米,八个边角有塔柱,塔檐用石板打造,宽50厘米,厚10厘米,整条出水瓦檐分别放置在环塔身八面的16根石梁挑上。塔身座东向西开一大门、门框有二层,高2米、宽1.5米。塔外为八角形结构,塔内为正方形结构,四个边角都有多根石柱,地板用条石铺设,3.6米、宽3.6米。塔内东面墙上竖一块建塔石碑,长1.8米,宽55厘米,厚10厘米。塔内北面墙开一拱形梯道,门宽60厘米,高2米,设在塔墙内梯道,有七级台阶,顺弯可上第二层。第二层地板用九条石板铺成,石条宽40厘米、长5米、厚13厘米。从第二层塔墙均用青砖砌筑,厚1.9米,内外均为八角形结构,每层高均在2.8米左右。各层塔檐用青砖层层拱出,砖角厚1.9米。层层墙体都有向外开门,分别向八个方向错开;都是拱形砖门,高2米、宽60厘米。第三层开始,各层地板俱为木梁架设,还设有木楼梯可自由上下各层登临远眺。第二层塔内朝南面为楼门,东北面留有梯道门;塔内墙东面、北面、西面墙壁上有三个拱形神龛,高60厘米、宽30厘米、深40厘米,古时分别供奉文昌帝君等神像。第二层外墙壁深嵌一块石刻碑记,是道光十六年南靖知县蒙古族人张嘉特氏德成撰写的《文昌塔碑记》。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本文设置名人与南靖、南靖先贤、地方文化、靖台情缘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