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楼观音佛祖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467
作品名称: 西门楼观音佛祖庙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34/001
起始页: 0246.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西门楼观音佛祖庙在漳浦县城西门楼上,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漳浦县城始立西、北、东南三个城门,名西门为“应龙”,至今己有840多年。淳祐元年(1241年),改立四城门,并建门楼。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始建石城墙和四个门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扩建县城,改建四门楼,更筑四瓮城,比前更加宏伟壮观,匾西门为“仰德”。自此数百年来,历经沧桑,东、南、北三城门俱毁,而西门及西门楼一直保存至20世纪80年代。 漳浦县城为闽粤交通之孔道,南北二城门为官道重要关隘,城楼上均驻兵把守;东门系通往县东广大地区的门户,也颇繁忙;唯独西门,比较僻静清闲。西城门门楼高,从左侧石台阶登楼,沿城墙可走至瓮城上。城门前有护城濠,濠上跨以石板桥。西门大道经西湖社通往城西各地。 西门楼上有房屋三间,民众辟中央一间为佛室,祀观音佛祖(俗称佛祖妈)。西门内外民居密集,西门内有“三世总宪”陈氏、“苑马寺卿”游氏,西门外有西湖蔡氏,还有新路尾“十八顶纱帽”林氏,西街顶李氏和其他姓氏的信众,均虔诚信奉观音佛祖,香火兴旺。西门楼观音佛祖成为县城一方之保护神,观音佛祖庙也成为佛教活动场所之一。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出版者:漳浦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研究会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劳模风采、委员风采、群团组织、序言与跋、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栏目,收录《千年古县展新颜——漳浦县城近五年建设综述》《厦深铁路(漳浦段)建设纪实》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