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重修儒学大门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333
作品名称: 漳浦县重修儒学大门记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31/001
起始页: 0162.pdf
分类: 艺术
分类号: K877.49
主题词: 石刻-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知县杨材到县学讲学后,对教谕、训导及诸学生说,儒学的大门太狭小,与崇伟的文庙、儒学不相称,于是就捐资拓地,重新兴建儒学大门,扩宽加高,比以前宏伟。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二月,工程完成,儒学教谕胡桥,训导林英兼、郭以玑到漳州府城北郊的长桥土城,请时致仕在家的本县人尚书、探花林士章撰写碑记。林士章认为此举“官不烦帑、民不烦役;大而不侈,丽而非奢;光明洞达……”。赞扬知县杨材“考德问政,协于舆情,诸美备矣,乌可以弗记!”于是欣然命笔,写成此篇传世之作,刻成碑记,立于学宫,并请时任江西副使陈一洙篆额,南京户部员外郎刘庭芥书写。石碑今存于漳浦一中柳园,碑文载《尚书探花林士章》、《漳浦历代碑刻》及补入《漳浦县志》点校本。见附文(六)。 林士章,字德斐,号璧东,本县乌石浯江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登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历官翰林院编修、两京国子监祭酒、礼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 杨材,字樗散,号钝田,安徽怀宁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漳浦知县,政事清明,兴学重教,常至儒学与师生共研,在其任内,漳浦县中式进士、举人有20多人。升吏部主事。 胡桥,江西临川(碑文作“汝州”)人。岁贡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任漳浦县学教谕。 林英兼,福建安溪(碑文作“清溪”)人。岁贡生,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任漳浦县学训导。 郭以玑,江西德化(碑文作“龙浔”)人。岁贡生,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任漳浦县学训导。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本书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抗灾救灾、历史回顾、浦台交流、委员风采、人物春秋、农业与花卉、文化文物、姓氏丛谈、史海钩沉10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士章
相关人物
杨材
相关人物
胡桥
相关人物
林英兼
相关人物
郭以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