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卫乡贤祠碑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312
作品名称: 镇海卫乡贤祠碑记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29/001
起始页: 0190.pdf
责任者: 孙裕
高伟
祝正隆
王渊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K877.42
主题词: 碑文-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景泰、天顺间,布衣陈公、翠渠周公二先生同时产于镇海,皆以学问有闻于天下。二公盖为圣贤义理之学者。 曾闻布衣少食贫,业作末艺,一日过乡校,闻讲《中庸》“戒惧慎独”,若有会于心者,遂弃其业从之。既,读《大学》“格物致知”之训,知其与《中庸》互相发明,又知其功夫真切,不越乎“敬”之一字。故其学以默坐澄心、反躬践履为本,于章句文义,盖有不数数然者。翠渠自业举子时,已不安于俗学之陋,其学自六经、四子、天文、律历,字书及方外之书,无所不究,而每以辨析精微,洞见本源为归宿之地。盖二先生之所自得及其从入如此。 布衣,未尝仕也。天顺中,徒步诣阙下,献所为《正学》、《正教》等书,直欲变一世学术、人才,以归诸古,非止于径约而不适用者。翠渠,广德之政,有循吏风,晚年仕颇偃蹇,即投绂以归,淡然有以自适也,其所存可知矣。镇海故戎垒,自二先生后,人始知学,至为立博士弟子员以教养之,而祠未设,无以致其向往之意。 嘉靖乙酉,一斋丰先生熙由翰苑谪戍是垒,常举二先生之学为学者言之。既,又以祠事言于提学副使吴公仕(《镇海卫志》错作“吴公仕典”,现据《福建通志·总辖》、《漳浦县志·艺文》改正),牍具而吴去。越数岁,兵备佥事谢公汝仪乃举行之,命指挥使徐侯麟,度隙地为屋三间,并祀二先生。顾我士力浅薄,廊庑仪观,多弗克称。一斋又斥其月饩,得金若干以佐其费。既成,驰书于岳,俾记之。 岳之先世,盖尝听讲于翠渠者,而布衣之言论风旨,亦尝窃闻其大略如此。当二先生时,士大夫以讲学有闻者多矣,为说皆务高远,考其要归,能无憾于后学者盖鲜,独二先生之学,粹然本于考亭无议也。昔朱子有言曰:“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有尊德性、道学问两事,为用力之要。”然学者性质趣识不能尽同,大抵多因其所近者。而人诚能兼取二先生之所用力,而反之于身,以审其先后之端,如病者用药,阴阳寒热,其中病源,而不至于偏胜,则庶乎有合于圣人之行,无愧于二先生,而一斋拳拳倡励之意,亦可以无负矣! 布衣名真晟,字剩夫,泉人;翠渠名瑛,字梁石,莆人。初设垒时,调二郡之人戍守之,二先生盖守者子孙云。 嘉靖(十二年)癸巳秋九月吉日 江西按察司提学金事、惠安后学张岳谨书。 晋安高口隶石。 漳州府知府孙裕,镇海卫指挥同知高伟、祝正隆、王渊立石。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八辑》内容涵盖了农业、教育、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漳浦县自建国以来的变迁和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孙裕
责任者
高伟
责任者
祝正隆
责任者
王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