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矾塔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136
作品名称: 石矾塔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25/001
起始页: 0156.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古塔-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石矾塔在漳水入海处,今漳浦、云霄二县界河主航道北侧,漳浦县沙西镇界内的一块礁石上。这里原来有一块垂直的奇石兀立,高数丈,状如笋尖,称为石笋,雅称石矾,形状如“华表捍门”。漳江中游北岸(今云霄县境内)是最早漳州州治及漳浦县治所在地,云霄人认为“名山环映,独缺东南一面”,刚好在这门户处有这么一块石矾,足以“钟灵毓秀”,所以明代人物辈出,科甲鼎盛。(民间传说则以云霄为牛地,漳江如带,是一条牛绳,石矾是栓牛的石柱,靠它栓住云霄这头“牛”)。清初郑成功以沿海为抗清基地,与清军反复征战,那石矾便成为扎系船只的天然石碇,后因台风,石矾被大船拖倒破碎,云霄人认为文物从此转衰皆因石矾破坏之故,乡绅(康熙九年进士、云霄溪美保人)陈天达募建一塔于原来石矾处盘石上,以补其缺,称石矾塔。但高不上一丈,低小不相称,后且倾颓缺陷。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五月,云霄诸生集于书院会议,分头募募款,共得白银4700多两,于初秋动工,经4阅月,完成建塔工程。塔基扩大到7丈2尺,高8丈2尺7寸,成为一座空心7层石塔,八面玲珑。上辟四门,正门镌额“斯文永昌”。又以余款在漳江北岸的石蛇尾渡头(今属漳浦县)建石级十余丈,在漳江南岸乌丘渡头(今属云霄县)建津亭一座,这是俗称“龟蛇把水口”的漳江入海处对渡渡口,行人称便。嘉庆云霄厅同知薛凝度立《新建云霄石矾塔碑记》于北岸(今漳浦县界)。 石矾塔自始建至重建时,云霄属漳浦县,石矾塔属于漳浦县文物,没有疑义。自嘉庆三年(1798年)云霄设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县,它是属于漳浦县还是云霄县的文物,便有争议。1994年经上级调停,两县协议,以石矾塔是云霄人集资所建,文物属云霄县保护,而其址在漳江主航道北侧,按历来该处滩涂均漳浦沙西人所经营的历史习惯,滩涂使用权归漳浦沙西乡(今沙西镇)。实际上,欣赏石矾塔最利便的还在沙西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本书记述了漳浦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经济建设、矿藏开发、教育、体育、老人之家、社会事业、人物、自然灾害、风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