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镇桥闸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086
作品名称: 旧镇桥闸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22/001
起始页: 0038 .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V66
主题词: 水闸

作品简介

位于漳浦县旧镇港上游一公里梅竹村边,龙汾海线(漳浦一云霄线)14K十600m。跨鹿溪。1971年元月动工,1972年3月完工。桥闸长198.2米,桥净宽7.9米,高8.6米,34孔双车道石拱闸,孔净宽4米和一孔净跨船闸8米(失效封堵)。桥的结构上部石拱,下部V形石台墩。载重为汽——13,拖——60。整个桥闸总造价130万元,其中交通部门资助30万元,其余主要由水利部门投资。各受益乡(镇)旧镇、霞美乡投工,深土,城关、石榴乡均有派民兵连支援投工;桥闸的测设、施工主要是漳浦县水电局,龙溪地区水电局派两艘挖泥船协作作业,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旧镇桥闸建成,彻底改变了旧镇自古以来依靠摆渡的落后面貌,方便了交通和水利,从当时历史背景来说也大大促进了战备。特别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东山战斗。1953年7月16日,台湾国民党军队空降和上登陆东山岛,战斗已打响了,可是增援部队在旧镇港受阻,车船摆渡缓慢,军车从旧镇到城关排成一条巨龙,严重贻误战机。虽然临时在旧镇渡船头搭设一座浮桥,用小船并联,上铺木板。轻装部队可通行,辎重部队却只能靠车船摆渡。 1954年初福建省公路工程队在距旧镇港上游3公里许玉厝村边,架设一座32孔木台木架叠粱桥,桥长222.6米,桥宽4米,负荷为汽一8,拖——30。沿用到1972年3月,由于缺乏维修管理,1982年木桥已销声匿迹。1972年3月旧镇桥闸建成,天堑变通途,为贯通闽粤海线和经济交往,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创漳浦历代治水建桥史上规模最大,工效最快,施工最安全的奇迹。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收录“绥安县的兴废”、“旧社会漳浦金融杂谈”、“陈克仁传略”、“高登的崇高气节”、“天地会源自漳浦”、“墓坑图象文字石刻”、“浯江的文物古迹”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