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土大桥(鹿溪桥闸)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084
作品名称:
土大桥(鹿溪桥闸)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22/001
起始页:
0036 .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U448.32
主题词:
石桥
作品简介
位于漳浦县绥安镇南一公里的京里村边,龙汾线(漳州——汾水关)公路55K十092m,跨鹿溪,历史上称得仙桥。俗称土桥。始建于何代,无从稽考。据1982年12月出土的石碑记载,明、清两朝已重建数次。 现有碑记可据的较早重建是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由赐进士出身漳浦知县黄应举负责。有碑记可稽的再次修建是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由地方官民捐助一百两银重修。碑刻漳浦知县陈元钦题,有“创自先朝”“尝一再修筑”之句,可知此桥创建于元朝,这次修建已不知是第几次。 有文献可稽的又一次修建是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知县陈汝咸于修建桥的同时,在桥南建“得仙桥亭”,供行人歇息。后河流改道,桥变成两端不靠岸的断桥。亭坍碑陷,未曾出土,但康熙三十九年《漳浦县志》有载。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又一次集资五百余两银重修。为石板桥结构。桥长49米,桥面由五片石板密铺,宽约为2.5米,有九墩台八孔道,船形桥墩,桥墩在石板支座处顶上三层条石,均向左右挑出二十厘米,用以承托石板,使石板跨经缩短,提高石板强度,每块石板重一、二十吨。当时架设桥板方法有二,一是堆砂土移动石板就位后,挖掉沙土;二是利用潮汐涨落,以船只或木筏,载使石板就位,和现代的浮运架桥方法基本相同。此桥采用那一种架设方法,传说不一,当时没有吊装设备,能架设如此笨重石桥板,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此桥民国时期未坏,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省农林实验总场在大南坂建漳浦农场,自漳浦县城至盘陀筑轻便公路,于此石板桥上架木板作为公路桥。翌年抗日战争爆发,公路破坏,木板也朽坏了。行人过桥十分危险,后木板拆掉,改从原石桥通行。由于路高桥低,下桥异常困难和危险。 1949年漳浦解放,此桥梁略有整修,但斜坡仍很陡,行人甚感不便。1955年大南坂农场利用石板桥加高改为钢筋混凝土单车道桥面。 1975年2月由漳浦县革命委员会主持,将该桥全部拆除,上移三十米重建现有土大桥(鹿溪大桥)。整个工程由漳浦县水电局测设、施工,漳浦县养路工区派员测设桥梁和指导施工。1975年2月正式动工,1976年3月初建成。该桥为龙汾线之主要桥梁。桥长156.50米,宽12.2米,桥面净宽7.5米,高8米,26孔双车道石拱桥闸,其中旱孔2孔,过水孔24孔,每孔净宽5米。桥的结构为上部石拱,下部V形石台墩。载重为汽——13,拖——60。整个桥闸总造价91.94万元,其中国家拨款94.9万元,交通部门拨20万元,不足部份采用民工建勤,民办公助办法解决。 土大桥的建成,贯通了闽粤两省的公路干线,改变了原在旧桥墩改建单车道的落后局面,适应了闽粤干线日车流量3——5千辆次的需要,同时也改变了鹿溪中游“一雨就成灾”的旧貌。为漳浦县历代治水建桥史写上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收录“绥安县的兴废”、“旧社会漳浦金融杂谈”、“陈克仁传略”、“高登的崇高气节”、“天地会源自漳浦”、“墓坑图象文字石刻”、“浯江的文物古迹”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应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绥安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