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077
作品名称: 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126.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K877.49
主题词: 石刻-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古之谜,历代有识之士试图解释,其答案不能令人满意。例如:唐代哲学家、文学家韩愈认出是镇魔咒语,其文是:“诏还黑视之鲤鱼天公异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又有的则认为是分疆界碑;字数或言19,或言24;有的认为是古代番族、吴族、越族之间一次历史战争的纪功石刻等等。虽然我们的先辈和较近代的一些长辈都没有猜准,但是,在祖祖辈辈对仙字潭岩刻的关心和研究是化了力气的,並且延绵到至今,也证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遗传和继承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各门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视野也不断拓宽,对华安仙字潭岩刻的认识由幼稚阶段逐步走向成熟,达到了返朴归真的程度。因此,岩画知识这门新兴学科同其它门类学科一样,也需要经过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1915年8月,岭南大学黄仲琴教授去华安仙字潭作实地考察,并于1935年写成“汰溪古文”发表于《岭南学报》4卷2期上,黄教授将所拍的照片转寄于日本岛居龙藏博士,让其审订文字。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华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辑分为本刊专稿、九龙大观园、桑梓情、经济开拓、人物春秋、科技园地、民间习俗、寻根问祖、古迹新探、委员风采等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