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石拱桥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074
作品名称: 华安石拱桥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109.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8
主题词: 桥-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华安石拱桥历史悠久。华安县原为漳州府龙溪县二十五都地,追溯远古,先民们早在汉以前就在华安狩猎、耕耘。人们根据本地山多、谷多、石头多的特点,采用三五个石块挤砌成拱,铺平为桥,产生了石拱桥的雏形。本县马坑乡夹格一带现今还遗有这种原始的雏形石拱桥,其总长不上1米,用乱石块砌成。据初步推断,这种石拱的创造时间与本县的“草仔山蛇形石刻”和“仙字潭摩崖石刻”的年代不相上下,可以追溯汉朝时期。有确切文字记载,而且至今还保持完好的马坑水尾桥(长21.5米、宽4.5米、高9.5米),建造于元顺帝至正十四年甲午(公元1354年),距今也有637年,可见华安石拱桥历史之久远。 华安县有全省最大的石拱桥,也有全省最小的石拱桥。位于华丰镇湖底村驴仔岭的单孔“坦弧”小石拱桥,总长仅3米,跨度不上1米,小巧玲珑,是一座袖珍小石拱桥。座落在漳州至华安公路干线上,横跨九龙江的金山大桥,是全省最大跨径的石拱桥,桥长162米,主拱净跨100米,大拱上面筑有28个复拱,桥面两侧以条石为栏。建造金山大桥的指挥部,1978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授予“福建省科学技术华安县金山大桥成果奖。”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华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辑分为本刊专稿、九龙大观园、桑梓情、经济开拓、人物春秋、科技园地、民间习俗、寻根问祖、古迹新探、委员风采等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