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楼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057
作品名称: 齐云楼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054.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
分类号: K928.74
主题词: 楼阁-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位于沙建镇岱山村,筑在村甲小山丘上,因起点高得名。削峰而建,楼总平面为椭圆形,东西向长22.6米,南北向长14.2米。楼创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为目前省内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圆楼。楼取单元式结构,共28单元。每单元进深三间,各备楼梯上下,并设一方形小天井。外环二层,内环平房。外墙高9米、厚1米余,底层石砌,二层夯土。楼内天院亦为椭圆形,设一水井深达18.8米。楼共有三个门,大门朝南,西门曰“生门”,东门曰“死门”,楼内嫁娶由生门进出,殡葬由死门进出。这一奇特风俗,据考为同治年间,齐云楼郭凸郭好率居民参加太平军来王陆顺德部,后被清军总兵罗大春围剿,用土炮轰击齐云楼,居民从东门逃出尽死,从西门逃出得以生还,遂改称“生死门”纪念,现匾额勒有“大清同治丁卯年吉旦”,为当时(1867年)重修,1992年亦由县博物馆拨款修葺部分单元,保存尚好。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华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辑分为本刊专稿、九龙大观园、桑梓情、经济开拓、人物春秋、科技园地、民间习俗、寻根问祖、古迹新探、委员风采等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