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象庵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619
作品名称: 无象庵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76/001
起始页: 0219.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928.72
主题词: 文化遗址-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无象庵,在盘陀岭下,宋漳州郡守傅伯寿创立。附近有产山铺,明代改名无象铺,铺与庵相距数里。古代,漳南丛林茂密,象群出没,盘陀岭一带山民有捕象取牙的传统,山下设有象牙墟(今象牙村),周边猎获的象牙,在此集中出售。随着捕猎过度,致象群消失,潮州太守黄定路过盘陀岭,题写“无象庵”三字,挂在庵的门楣上,无象庵一举成名,由此衍生许多神奇传说。据《重修无象院碑记》碑文:“漳州郡守傅伯寿——立庵于县南八都盘陀岭下,以聚居民,以憩行客。——至理宗淳祐癸卯年(1243),改作无象院,主持比丘僧祖印重建。以为祝驿祈福道场。”元末,无象院毁于战火。明成化壬辰(1472)春,乡绅请开元寺僧道昱重建。无象庵遗址现已消失,留下一通明弘治九年(1496)重修碑。无象铺也不见踪迹,只留下古老的地名,现书写为“牛上埔”,是方言谐音所致。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