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信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354
作品名称: 天一信局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8/001
起始页: 0040.pdf
责任者: 郭有品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911年
分类号: K928.715.5
主题词: 古建筑-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天一信局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机构分布最广、创建时间较早的民间侨批局。位于龙海角美流传村,批局于1911年建“苑南楼”(中式传统建筑),1921年购地扩建“北庐楼”和后花园“陶园”,总建筑面积4495平方米。北楼作为天一信局总局办公楼址,楼建二层,楼高7.5米,宽25米,深28米。前后两座均有回廊连接,中有天井,建筑呈外西内中,中西合璧的风格,由天一信局创始人郭有品继承人投资兴建。 北楼前后立面为灰洗匠艺,建成凸龟式券廊,拱券修线脚及仿石拱砌,十一开间,居中五开间凸出。前立面仿爱奥尼柱式,凸折角修双柱,角柱柱体饰方锥。后立面仿科林斯柱式,凸折角修双柱,柱体洗凹槽线。护拦列三层,一、二层是瓶形栏杆,通天栏杆为“米”字格,望柱饰陀螺状柱头。前立面通天栏居中饰火焰形灰雕,中修一楼匾和钟孔;后立面居中修方形池匾,双侧望柱立圆雕狮子,正上方塑桃符,中阳刻团书“天一”二字。 连接前后楼的屋廊,外开二排窗户,窗檐分为弧形(一楼)和三角形(二楼),屋檐三出粘,饰灰博缝,屋顶为“人”字斜坡盖平板瓦。 内院方形木质廊柱,石质讹角柱础,木刻护栏。回廊沿基砌长条石砛墘,“人”字砖墁。埕铺石板,平整缜密,内院匠作是地道的中式庭院风格。 天一信局“番仔楼”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有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