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宫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350
作品名称: 齐天宫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8/001
起始页: 0020.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南宋末年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齐天宫始建南宋末年,据康熙五十四年(1715)漳州府志》所载“漳州古城街道名称”图示,宫址位于漳州城墙东南角,南门溪北岸,大路头船码头附近。其时,漳州对外通道靠九龙江船运,上接南靖、平和,下达石码、厦门,船民为求航运平安、顺风得利,特地于江边建一座妈祖庙,并往湄洲妈祖庙进香,求得一尊妈祖金身和香火回漳敬拜,称妈祖庙为齐天宫。齐天宫仅有一座殿堂,左右两间护厝,前面一大片土埕,每逢初一、十五或三月廿三妈祖圣诞,土埕上热闹非凡,十几张桌子摆满供品,还得临时搭金炉焚烧“寿金”。明朝隆庆六年(1572),漳州知府罗青霄“以东南巽方洼陷不可无突起之峰”为由,择齐天宫后侧建威镇阁(又名八卦楼),威镇阁20多米高,共三层,为漳州标志性建筑,自此以后,八卦楼与齐天宫连为一体,名噪十方。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宫庙、楼阁,“文革”中夷为平地。1996年,漳州市芗城区政府着手筹建威镇阁、齐天宫,还原历史面貌,并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多方筹集建设资金,终于在1998年元月26日落成剪彩。崭新的威镇阁流光溢彩,东侧又重建当年的齐天宫。今之齐天宫,依然坐西朝东,朱红色的墙,琉璃瓦屋顶,中脊塑有二龙戏珠,可谓美轮美奂,古色古香。殿堂主奉天上圣母——妈祖,堂前土埕改为石埕,如同历史上的方位,前右通九龙江码头,前左下沙地域,礼敬仪俗依旧,热闹氛围不改。 2004年开始,台湾省妈祖信徒一批接一批到齐天宫进香,有基隆、台北、彰化、台中、高雄、嘉义、屏东等地宫庙组团前来进香,其中以台湾基隆市庆安宫最为频繁。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