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头大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348
作品名称: 新桥头大庙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8/001
起始页: 0012.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清代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新桥头大庙,址在南河之滨(今江滨花园),建成于清代。面阔三间,共二进,后进建楼,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庙后墙嵌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碑。大门挂“威惠庙”庙匾,正殿主祀陈元光,金柱二对,檐柱为蟠龙八仙柱。金柱各镌一对楹联: (一)立庙二百馀年合之北东三圣庙从军五十八姓配以马李二将军 (二)累世效忠功业垂玉铃旧国金漳载绩英灵作砥柱新桥 后楼楹联: (三)祀承北廓馀光春秋永享神作南洲巨镇栋宇重新 新桥头大庙建成于古码头商肆之中,是出入漳城必经之道,水陆交通便捷,是当年标志性建筑,城乡士民无人不晓。大庙的维修及祀费主要由周边商户捐资,香客包括城内城外的善男信女,还有以南门溪为生的船上人家,可以说是农工商渔,行行都有,香火兴旺。大庙至民国改作警察局,解放后作为新桥卫生院达半个世纪。1988年列入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7日,由政协委员杨素萍提议,经市政府批准,新桥大庙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