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薰天楼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216
作品名称:
薰天楼
其他名称:
埔里楼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6/001
起始页:
0074.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明洪武元年(1368年)
分类号:
K928.74
主题词:
楼阁-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因周边盛长菖蒲,气味薰香而得名。址在埔里村北端,又名埔里楼,坐东向西,原为土楼,明洪武元年(1368年)孟春重修,改土楼为砖石结构,门额上横匾镌刻“薰天乐胜”四字。 翻阅《漳南陈氏族谱》,未见对“薰天楼”的记载,但有陈氏开基埔里的记述:陈万珠,字在明,唐龙湖(陈元光)二十七世孙,克私公第三子。生于明洪武丙寅年(1386年),卒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万珠赋性宽恕,中存孝友,为子孙昌盛,游学四方,历相山水。明永乐初(1403~1423年),从(漳州)霞南步天宝,择地于三台山(天宝山)之前,爰买林家地一所,卜宅辟居于斯,名其里,曰莆邨,是为陈氏开莆邨第一世祖。后把其里及莆邨各取一字,名莆里(埔里),由此可见陈万珠卜居埔里之前,已有林姓在此居住拓垦,已经有“薰天楼”,并于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埔里陈姓系开漳圣王陈元光后裔,明永乐年间由龙溪县下南坂到埔里肇居。昔日埔里为杂姓地,以林黄为多数,陈姓初至,以农耕与养鸭母为生,传说陈姓因得好“地理”,鸭母日日生蛋,个个“双黄”,实是这里石螺、蚯蚓、青蛙、鱼虾丛生,野生吃料富足,鸭母长得肥又快,蛋多又大,大发鸭母财。因丁财两旺,埔里成为陈姓村落。该楼肇建何时,有待查证。 薰天楼因年久损坏,于1984年又重修,原门额“薰天乐胜”石碑已拆断埋没。新置的门额改为“望江临月”。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