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武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135
作品名称: 漳州武庙
其他名称: 古武庙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5/001
起始页: 0086.pdf
分类: 遗址
创建时间: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漳州武庙,亦称古武庙。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真宗祈求关圣显灵,使解北盐池水复如故,获益于民,帝嘉其功,饬令各地修建。址在宋子城登仙门西侧,亦是宋代子城西南登仙门外,即现侨村西南角新路顶。明万历年间漳州总兵呼良朋将武庙移建于开元街总兵衙门西侧。今废。武庙移建后,原武庙变为社庙,故民间留有“新武庙”与“古武庙”之称。但古武庙仍被广大信众尊为圣地和祖庙,香火不断。除官府举行祭祀庆典在新武庙外,由古武庙分香续焰的各武庙仍尊古武庙为祖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均到古武庙进香朝拜。明崇祯癸酉年间(1633年)曾经维修,清雍正七年(1729年)知府杨一正进行重新修建。道光十年(1830年)和民国25年(1936年)又先后二次重修,使漳州最早建的武庙一直保留下来。现庙中文物有宋代石莲花盆,明万历间八角石香炉,明崇祯间造的石鼎炉,杨联芳书匾和盘龙石柱二对及圆形石柱三对,留有对联曰“乃圣乃神巍形永峙荆襄地,允文允武浩气长留蜀汉天”等四对,和庙门前对联“登进有阶难容躐等,仙神合德不爽鉴观”标示着古庙建筑年代。 “文革”期间,古武庙遭受严重冲击,神像大部被毁,文物亦多散失,香火因之中断。庙宇改为民居和学生宿舍。1988年古武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02年4月间签约归还,住户迁出。现市宗教局已组织管理、维修并开放,列为漳州首座武庙。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