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西湄宫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65
作品名称:
西湄宫
其他名称:
西清宫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88.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190年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寺庙-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西湄宫原名西清宫,俗称西街大庙。位于西直街西端,古称塔街。祀保生大帝,为白礁分宫。建于宋绍熙初(1190年)。因宫址处于三湘江与西门河回绕交错的地带,东南有龙文山与虎文山为屏,西北同紫芝山与保福隆寿诸山相傍。松峰竹林、云低石奇,故初名西清宫,祀真人吴夲。宫前有塔故名塔街。相传宫初建成,适宋朱熹知漳州,曾亲临宫宇,指宫址形如龙船,遂于宫前建一石塔以镇船不摇动,并亲笔题联曰“寒竹松风,碧山云石”。如今塔废联存。 明万历年间,宫宇重修并增建,规模更加宏伟。西清宫声誉日隆,现存宫内文物有石柱楹联三对:其一联曰,“南郡钟英允矣真人不假,西清肇祀果然大道为公”。二联曰,“大道西东功施清平盈境土,真君东向霞封紫气尽神光。”三联曰,“紫气东来大道奠清平世界,白礁西春真君著赫濯声灵。”书写遒劲,镌刻工整。 西清宫自明清以来虽经多次重修,仍保持原貌未予更改。解放前曾被占为兵营役所。1960年6月,漳州遭受特大洪水灾害。西清宫右邻一座小庙水淹倒塌,仅存一尊妈祖塑像和石香炉一只,灾后并祀于西清宫内。因石香炉正面刻有“西湄宫”,从此以西湄宫作为宫名。1988年该宫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西宫石碑以示保护。1996年宫宇因多年失修,经申报上级批准,乃鸠资并组织重修委员会进行葺修,于1996年5月开工,同年十月竣工。如今宫颜焕然一新,规模宏伟。分三进四殿,面阔三间,硬山顶。前进头殿门顶祀三界公,左右祀伽兰爷和土地公;中殿祀保生大帝,右侧三高爷,北侧娘妈;二进为三殿,中祀观音佛祖,右供地藏王,左供天藏王;三进为四殿,中祀妈祖(因原庙倒塌移祀于此)作附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