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马公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60
作品名称:
马公庙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73.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101年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寺庙-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马公庙,又称辅顺将军庙,亦称马王公庙。址在漳州城东东园,今芗城区巷口办事处民主里。始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后屡有修葺。主祀唐辅顺将军马仁,为东园一带村社的社庙。 据《陈元光开漳史篇》载:“马仁,河南光州固始人,唐玉铃卫校尉。总章二年,马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戎闽。时值流寇犯境,马仁率轻骑围剿,大败贼兵于盘陀。”漳州置郡,陈元光任刺史,授马仁为州司马。后蛮獠首领苗自成、雷万兴再次作乱,在岳山战斗中,陈元光陷入敌军重围,马仁飞马冲入敌阵,掩护主帅突围。后因寡不敌众,马仁被砍死而其身仍坐在马上不倒,神勇无比。宋代,追封为辅顺将军。漳郡百姓,敬仰马仁刚强威猛,荡寇安民,开拓漳州,造福庶民,各地建庙敬祀,尊称其为“马王公”、“马公爷”。宋时,东园一带民众念马仁威武神勇,惩恶扶善,姝奸灭邪,绥靖四境,以专庙祀之,祈求保佑乡土平安,奉其为本境保护神。 东园马公庙于宋代建立后,在城东颇有名气,香火兴盛。相传,清初漳州浦头一带有蓝理、柯彩、陈龙、许凤、吴田等五位流浪汉。当他们去投军时,曾到东园马公庙拜谒神灵,祈求庇佑,并随身带了一包马公庙香火(香灰)。不久,蓝理为施琅攻台水师先锋,在澎湖海战中,中炮肚破肠流而昏倒,朦胧中见身穿红袍的辅顺将军抚其伤口;蓝理猛然苏醒,即从胸前掏出自带的那包东园马公庙香火,敷在伤口处,继续作战,从而荣膺头功。此则当属神话,但民间多有传颂。台湾收复后,对此传说也广为流传,因此台湾各地对辅顺将军倍加崇敬,立庙奉祀,作为乡土保护神,并认定漳州东园辅顺将军马公庙为台湾各辅顺将军庙的祖庙。 漳州东园马公庙距今已九百多年,历代虽有修建,但庙址、庙貌不变,至今仍依旧座落在民居错杂的巷道内。现庙为砖木结构,悬山顶,坐东朝西。1999年贯彻宗教政策后,庙宇经过装修,屋顶燕尾瓷雕、斗拱架设,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属清代建筑风格。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1平方米。主殿三开门,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上悬匾额横书:“辅顺将军”。神座上供奉辅顺将军马仁及其策应妙英韩氏夫人;马仁的塑像,红脸黑须凸眼,神态威武。旁祀一匹雕塑白马,右蹄弯曲,形似作战时受伤状。这些雕塑均系建庙时古木雕,保存完好。主殿背后夹天井,后座原设居室,现改成为后殿,祀观音和弥勒佛,供善信诵经朝拜。主殿前面建一四方凉亭,斗拱画栋,朱漆木柱,左右设石板座,供香客憩息。亭前僻有狭长的混凝土庙埕,供节日弄龙舞狮和信众活动;西端建一座大戏台,作演戏酬神。凉亭南面另建老人活动室,供本社老人休闲娱乐。可惜庙里原有的文物,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现仅存明崇祯辛末(1631年)青石雕长方形香炉一只,正面阴刻:“罗溪善士黄宽喜拾祈求如意者”。殿门两侧原有一副木刻楹联已破坏,现以红纸书写原来联句:“勇平蛮獠敕封辅顺将军,掩护主帅突围忠烈千秋”。除外,其他文物已无可查寻。 东园马公庙从八十年代起,随着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信众又恢复了对辅顺将军的参拜与祭祀。2002年6月,东园马公庙经申请核定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十几年来,每日都有来自市区和邻县的善信到庙里进香,“许愿、谢恩”,香火日见兴盛。还有台湾的台中、彰化、宜兰、台南、高雄等奉祀辅顺将军的庙宇,从1988年起,先后组团到漳州东园马公庙进香,拜谒祖庙。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自台湾直接到漳州拜谒祖庙达600多人次,他们除虔诚崇敬祭拜外,还先后敬献给祖庙铜铸香炉一个、刺绣“欢门”与“幡门”各一个、金牌5枚、供台(长方和四方桌)二张;并捐赠修建祖庙经费计港币8000元,台币3.6万元,人民币2万元等。据说,台湾各地奉祀辅顺将军的庙宇有18座,除上述前来拜谒分香6座庙宇外,尚有12座也将在适当时候到漳州寻根谒祖,共同探索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