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石虎宫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56
作品名称:
石虎宫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67.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宋代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宫殿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石虎宫,址在芗城区巷口街道办事处市尾村,宫宇始建年代不明,该村老一辈村民云,相传宫宇建于宋代。查宫内均无建庙与历代修庙的文字记载,唯有置于宫埕上两只花岗岩雕刻的石虎,高1.20米,长1.80米,背上披鞍,其雕刻简朴粗放,确属年代久远的石雕老虎。漳州市文管会定其为市级文物保护,但无认定其年代的文物。石虎宫为二进式砖木结构宫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1993年由信众自愿捐资修建。现一进为拜亭,四方分立四根圆筒磨光石柱,柱上雕刻对联,前联曰:“保我德无量,生民泽利长”。后联曰:“慈心施妙法,济衣益长行”。石柱与对联均为新造,无落款。柱上斗拱木梁红瓦亭顶,泥雕燕尾悬山顶,瓷雕双龙戏珠及神仙赛会。拜亭北连殿堂,殿门上悬挂匾额横书“东吴第一宫”(此匾系新制),殿堂正中祀保生大帝吴夲,配祀二帝,伽蓝爷、虎将军和土地公;殿梁上悬挂一个旧匾额,木制手书;由于长期挂在殿内受烟火熏染成黑色,只能辨认匾中横书“东吴第一宫”五个大字,看不出落款。宫宇前面有一块狭长的沙土宫埕,约800平方米,其南端置两只大石虎,其中有一只头部稍有损伤。据当地村民说,清代期间,黄氏子孙在市尾村建黄公台陵墓时,拟将这两只石虎搬到墓前摆设,当时村民知情后,故意将石虎头部砍伤,由此得以保存至今。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石虎尾巴被打断,身躯尚保持完整。另于宫埕石虎身后放置两只青石雕刻的石鼓,此物原来置于黄公台陵墓前,六十年代该墓平整时被遗弃,后来被市尾村民搬来置于宫埕上。此外,宫埕上还放置着几个“元宝”状的石碾和几十个石臼。这些都是近代漳州手工织布坊作为碾布的石碾和民间春米的石臼。石虎宫管理者有意把它们收集起来,作为历史证物,以备将来作村史的教育材料。 1993年石虎宫修建时,在宫埕左边新建一座有屋盖的大戏台和一幢二层楼房,右边(与戏台相对照)建一凉亭曰“赏悦亭”。每逢保生大帝神节日,抬奉神像置于赏悦亭内,观赏戏台上文艺演出,意为演戏酬神并兼作村民文娱活动。另于殿堂右侧新建一座平屋(两进间),作宫宇管委会和储藏室。经过这次修建,现宫宇设置比较完整,香火颇盛。2001年7月经申请批准为芗城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