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德进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54
作品名称:
德进庙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62.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南宋年间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寺庙-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德进庙,原庙址在新华东路岳口街御史巷口。该庙始建时间不明,传说是建于南宋年间,但由于原庙已废,原有建庙与重修碑刻和匾额等相关文字资料,均散失无存,因此,该庙建于何时,无可查证。 德进庙在五十年代初,作为公产被改为粮食部门仓库,庙内奉祀的神祗归并在庙侧居室,供信众参拜。七十年代末,粮仓撤出,由房管部门接收并拆庙改建为一幢二层民居楼房。这时,原来的庙宇与神祗均废。八十年代中期,由于当地信众对德进庙伽蓝大王的笃信,另择于御史巷中段一个非生产的低洼积水的滀池,由信众自愿捐资献力进行填土为平地,建起一座简易的庙宇和一个能演戏的平台,复原名称德进庙,雕塑伽蓝大王、谢府元帅等神像。当时庙虽简陋而入庙参香膜拜的信众络绎不绝,香火兴盛。 1995年贯彻宗教政策后,岳口街信众再次捐资,对简易的庙宇进行重修,除提高地基外,还翻修屋盖,改为仿古斗拱的混凝土梁架,重建带有屋盖的戏台以及石板庙埕。通过整修,庙宇内外焕然一新,殿堂宽敞明亮。现该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221平方米,建筑面积126.5平方米,殿堂悬山顶,屋盖筒瓦并泥雕两组燕尾,左右瓷雕四龙戏珠及神仙赛会。殿门上悬匾额直书“德进祖庙”,内两进,中由水槽相连,左右两个小天井(作采光的天窗),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正中神座前排祀谢府元帅(谢玄)、平安君(赵云),后排祀金脸伽蓝大王和迦蓝妈。上梁悬匾额横书“威灵显镇”。殿左侧祀天上圣母(妈祖),配祀千里眼、顺风耳、虎将军等,上悬匾额横书“万世流芳”;殿右侧祀关圣帝君,配祀关平、周仓,上悬匾额横书“大义参天”。殿堂内外有石柱刻联五对:即“德星敕封金塑伽蓝大神,进京显圣惊梦御史前生”;“谢帅显赫安镇东关,神心普意保境佑民”;“谢公淝水奇功垂晋史,府君蓬莱广思荫千秋”“巍峨威镇东关伏邪魔,浩然气扬桑梓施神力”、“德宇重辉六合同人,进庙吉祥八方大庆”。 德进庙建成后,在殿前新建庙埕,并在庙埕右边建一座有屋盖的戏台,供神节日演戏酬神,兼作老人活动室,给社里老人休闲娱乐。石埕最西端另建一水池,称“放生池”,以自来水管灌水,无养鱼,实为蓄水池。德进庙虽然深居在一条狭小的御史巷内,四周被民居住宅包围,环境比较嘈杂,但庙宇占有的面积相当大。1995年德进庙建成后,在东边尚有一块约80平方米的边角地。1998年岳口街信众又一次捐资,利用这块空地另建二座小庙宇,一是“祖师公”庙,祀广济祖师和观音菩萨;另一座是“阎罗天子”庙,祀阎罗天子和崔、李判官等。当地信众寓意以此作为恢复原在岳口街上的祖师公庙和东岳行宫庙。这两座庙宇有其独立殿堂与神像,分别供信众参香膜拜。现在,岳口街信众为了协调御史巷内庙宇之间的关系,以德进庙为主成立管委会,对巷内的庙宇实行统筹管理。2000年7月,由该管委会申请并核准德进庙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