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文衡殿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52
作品名称:
文衡殿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58.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573~1619年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宫殿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文衡殿,址在芗城区巷口街道办事处新浦社区居委会打锡巷,该殿原称德安关帝庙。据当地老人介绍,原德安关帝庙的石碑,由于历史原因佚失,现在已无历史文字记载。该庙相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清乾隆、咸丰年间有修葺;民国14年(1925年),德安关帝庙善信组织“文衡公业”,为当地居民兴办公益事业,颇具影响,庙名也随之改称“文衡殿”,并于文衡殿路边竖一石碑,刻文:“文衡公业,民国十四年立”。文衡殿原来庙宇不大,但周围场地宽广,庙宇四周榕树遮蔽,环境幽雅,可谓是“庙宇乃树林之胆,树林乃庙宇之威”。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拓宽道路,建“小吃街”商店和住宅楼房,文衡殿周围场地建起新楼房,如今“广发广场”就是以前文衡殿开坛踏火的场所,现仅留老榕树一棵,长势仍葱翠挺拔,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衡殿曾被作为仓库、办公场所等使用,当地信众将神明迁至金狮巷一间十几平方米平房供奉。1994年落实宗教政策,文衡殿得以恢复,由信众奉祀参香。1997年当地信众自愿筹资,重修文衡殿,恢复“三坛鼓”(哪吒鼓)演练。今文衡殿存有古手鼓12支,新手鼓12支,龙蛇法鞭一对,咒簿、马锣、天尺等法器。 文衡殿,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0平方米,单进长墙檐,宫庙款式,面阔一间6.8米,进深一间11.8米,中梁高6米,硬山顶,坐南朝北,殿内宽敞明亮。殿中主祀关圣帝君,配祀周仓、关平,附祀保生大帝(原供奉在“蛤仔楼”)、泗洲佛(原供奉在“活蛇尾”泗洲佛庙)、福德正神(原供奉在圆圈“德安庙”),和伽蓝大王、中坛元帅哪吒、虎将爷、玉皇上帝及三界公等神祗。 殿内悬挂东山铜陵帝君庙赠送的“万世人极”匾,配联一对“尼山未见之刚者,邹峄难言此浩然”。另有木柱联两对,一曰:“天下忠勇无双士,世上义气第一人”;二曰:“心同日月义参天,志在千秋功在汉”。还有古木雕“五弯帐”与“钱窗”、“麒麟石雕”古石狮底座、“山西夫子”古木旗牌等历史文物。 文衡殿经申请审核,于2000年7月被批准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圣帝君降神日、六月二十四日为关圣帝君圣诞日、十月初一、初二为德安社社庆日,该殿善男信女自备牲礼拜帝君,伴随着“三坛鼓”的歌曲,祈求合境平安,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展示古庙宇习俗和民俗风彩。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