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灵德宫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50
作品名称:
灵德宫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54.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877年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宫殿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灵德宫,祀奉玄天上帝。该宫是于清光绪丁丑年(1877年),以原在漳州城南新兴社的土地庙改为宫宇,其改变过程,据当地老者介绍是这样的: 在城南新兴社原有座土地庙,祀土地公和虎将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为该社主庙。清光绪丁丑年(1877年),新兴社部分信士随同巷下凤霞宫组团同赴湖北武当山进香。回漳后,新兴社部分信士集资雕塑玄天上帝金身。时有私人“尪会”组织,请来道教法师,排练“三坛鼓”,吹奏乐曲,优雅动听,舞蹈姿态整齐健美;开坛“踏火”规模壮观,气氛浓烈。诚然为社众接受,议定奉请玄天上帝入社土地庙为主神,就此,新兴社原土地庙易名为“灵德宫”。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农历九月二十至二十四日发生特大洪水,漳州郡城一片汪洋,新旧两桥皆冲毁,灵德宫在洪水中倾圮。 清宣统间(1909-1911年),新兴社在原址重建灵德宫,并重塑玄天上帝金身。新建宫庙款式,前有拜亭,拜亭前为二米多宽的泥土古路。1918年,陈炯明驻守漳州,开展市政建设,拓宽道路。时灵德宫拜亭被拆为路,即今解放路,只保留灵德宫的殿堂,继续供信众进香参拜。1999年,随着旧城改造不断进展,灵德宫所在地段开发新建楼房。灵德宫移建于文明巷围仔内的原隆泽土地庙旧址,即今解放路嘉兴花园内,重建灵德宫,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2平方米。宫庙单进,面阔一间,砖木结构,宫庙款式,木雕简易,坐东向西略偏北,硬山顶。庙前门额“灵德宫”匾,配木柱楹联“灵震北极妖魔皆畏服,德泽东土黎庶尽沾思”。宫中挂“武当分镇”匾,主祀四尊玄天上帝,配祀王灵官、马灵官,中坛元帅哪吒及张、肖、刘、连四圣者。左边祀平安君赵云及四属神,右边祀虎将爷。前梁悬挂一个神座,上祀玉皇上帝和三官大帝(三界公)。另于宫左建隆泽土地庙,祀两尊土地公(灵德与隆泽土地公),配祀吉使、判官两属神。在隆泽土地庙左侧建有前后庙室二间。2000年3月,经申请核准该宫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灵德宫虽然几经修建与搬迁,但香火不断,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为玄天上帝神节日,信众云集,祈求合境平安,举行三坛鼓开坛“踏火”,有的信众还怀抱围仔内隆泽庙石雕土地公参加踏火。现宫中尚保存旧三坛鼓12支,清末雕塑的三官大帝三尊,以及旧拜石、门石椅等古物。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