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初华坊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48
作品名称:
初华坊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49.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851年
分类号:
K878.5
主题词:
作坊-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初华坊,地处漳州新华东路530号,位于九龙住宅小区内的繁华区域。该庙相传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建筑面积仅9平方米的小庙,祀温府三帝君。据当地老人介绍:“民国21年(1932年),漳州城发生鼠疫病,死亡达到5000-6000人。当时百姓人心惶惶,莫知所措。后由乡绅蔡潮初中医师倡议,请三平寺广济祖师神像来镇,意为压邪除瘟。本来计划坐镇12天就返回三平寺,但信众求神明长期留住初华坊,其意难却,只好另塑一金身送回三平寺。”从此,初华坊祀奉三平祖师公,并冠以“三平分镇”初华坊。后经募缘修建,面积扩大到20多平方米。 三平祖师公何许人也?据《五灯会元》、《漳州府志》、《漳州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等史书记载,广济大师俗称三平祖师公,姓杨名义中(781-872年),祖籍陕西高陵,生于福唐(今福建福清)。他14岁投拜玄用禅师门下,17岁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先后拜师怀晖、智藏、怀海、石鞏、大颠等高僧,历时18年。他45岁时由广东入漳州,创建漳州芝山“三平真院”,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皇帝李炎下令灭佛毁寺,没收寺产,勒令僧尼还俗。义中此时已届花甲之年,毅然率领一批僧人,爬山涉水进入平和九层岩,热心行医济世,传授“太祖拳”“少祖拳”,引导当地民众垦荒造田,建设村舍,发展生产,重建家园。随后依靠当地群众,在大柏山麓兴建三平寺。大中三年(849年),宣宗皇帝李忱降旨重兴佛教,漳州刺史郑薰特邀义中主持修建漳州开元寺,并将其事迹上疏,宣宗皇帝敕赐义中为“广济大师”。咸通七年(866年),他思念自己创建的三平寺,重返三平,直到咸通十三年(872年)十一月初六圆寂。后人为怀念其功德,于咸通十四年(873年),在三平寺内建“祖殿”,即广济大师殿舍,在堂中奉祀“广济大师”金身雕像,并将其遗骨及舍利子葬于寺内塔殿”。 杨义中由人到神,乃因生前为世人广布功德,普救众生,创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他以大无畏的精神,挺身维护佛法,保存了一脉禅宗;以高明的医术,热心为民众诊治病痛;以满腔的热忱,引导农民辛勤耕织,是一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 初华坊于民国33年(1944年),由地方绅士蔡竹禅先生捐资,再次扩建面积达69平方米,又在庙边购买200多平方米的地皮,作为今后扩大庙宇之用。但随着解放战争形势发展,不久漳州解放,那些地皮作为公产收归房地产部门管理。农业合作化时期,初华坊被作为生产队队部。直到1979年,由于农业体制改革,庙宇才归还信众使用。1992年,随着漳州胜利东路的拓通,初华坊乘周边环境、住宅进行改建之机,与附近的“六十间”帝君庙、“顶井巷”妈祖庙的信众联合,由善男信女自愿集资,其中台胞阮伍牧捐献10万元人民币,在有关部门支持下,重新扩建三平分镇初华坊,于壬申年十二月廿三日(1993年元月15日)落成。初华坊现有规模: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多平方米,为两进半间庙宇,面阔3间,进深3间,坐西北向东南,硬山顶,琉璃瓦铺盖,屋顶燕式撬尾的宫殿式,并于边带瓷雕或剪贴人物、翠鸟和花草。殿堂两边为钟鼓楼;庙的右侧建金纸炉与厨房,左侧为仓库。初华坊门前竖立两根雕龙青石柱,中门对联曰:“初日万方开胜景,华封三视荷神府”。前殿祀温府三帝君。中留天井,并建造一座假山式放生池,两边为长廊(楼上为办公室与接待室)。后殿中堂祀广济大师(三平祖师公),有四根磨光石柱对联,一曰:“广土均沾佛法有缘分卓锡,济人不倦祖师宏愿本通儒”;二曰:“一尘不染千年庙,万丈难磨半圣身”。后殿左边祀玄天圣母(原供奉在“顶井巷”妈祖庙)与伽蓝大王;右边祀山西夫子(原供奉在“六十间”帝君庙)与将官爷;两边左、右,雕塑十八罗汉。祖师公坛后又供奉三宝佛。 初华坊布局紧凑合理,雄伟壮观,经申请于1999年11月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近年来,海内外信众前来进香、参拜,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