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惠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45
作品名称: 威惠庙
其他名称: 东津庵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40.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明代初年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寺庙-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渡头威惠庙,位于芗城区芝山镇渡头村。渡头村古称东津社,渡口社。相传该社系陈元光后裔陈瑞不仕元朝,卜居于东津社,繁衍后代,成为陈氏子孙聚居的村落。 渡头威惠庙,亦称东津庵,始建于明代初年。明嘉靖四年(1525年),大明寿官陈时泰为追念先祖开漳圣王陈元光平闽启漳丰功伟绩,兴建威惠庙,成为渡头村主庙。后历代屡有重修,1981年再次修整。现该庙占地面积185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硬山顶,单进殿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堂上悬木制匾额:“威惠庙”,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塑像及其神牌。配祀威武辅顺大将军马仁、威武辅胜上将军李伯瑶,附祀注生娘娘、婆妈和福德正神等。据说,殿堂祀奉的陈元光塑像和神牌系早期建庙时塑造,形象庄严肃穆,现仍保护完好。殿堂里有石柱楹联三对,前联镌刻:“威震闽郡累代簪缨光俎豆,惠深漳郡奕世德译表春秋”。中联文曰:“州披荆棘漳水夷氛皆乐利,修文偃武南郡庙祀永春秋”。以上两石柱楹联铭文镌“大明寿官陈时泰喜舍石柱四支”;另立于靠后两石柱也镌文曰:“累世建殊勋奠安南国德功远,历年隆致享保佑东津崇报长”。纪年为“清乾隆壬申(1572年)”东津十三世陈大王圭拜题。以上三对石柱楹联,书写遒劲,镌刻精细,具有书法研究和观赏的价值。 庙前辟有宽广庙埕,建一座戏台,供神节日演戏酬神及村里开展文体活动,又兼作停车场。 渡头威惠庙坐落在该村水利岸边,地旷平坦,周围竹林茂盛青翠,面溪临水,风光旖旎,加上其周边有闻名的“覆船山古遗址”,系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该村还保存一座古代寨堡“日升楼”和一座明嘉靖间“大明寿官陈时泰陵墓”,具有清代初期建筑风格,存有石匾、石碑多方,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999年12月,经申请批准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