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威惠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40
作品名称:
威惠庙
其他名称:
官园大庙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27.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130年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寺庙-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威惠庙,又名官园大庙,址在芗城区巷口街道办事处官园社,即今丹霞路东侧下井。据石雕香炉记载,该庙始建于宋建炎四年(1130年),后历代屡有重修。现庙内留有宋建炎四年石雕香炉一个,清嘉庆和光绪已丑年(1889年)重修碑石二方。庙宇坐北朝南,二进长檐砖木结构,石柱斗拱,悬山顶。前为拜亭,中有两廊夹天井,后为主殿。殿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正中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雕像,神座前附祀陈元光的子孙、历任漳州郡刺史陈珦(元光子,唐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至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主漳25年);陈酆(元光孙,唐天宝九年,即公元750年,至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主漳30年);陈谟(元光曾孙,唐建中二年,即公元781年,代领州事,贞元二年,即公元786年,至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共主漳35年)。殿左侧配祀陈元光祖母、号称巾帼英雄魏妈,殿右侧配祀陈元光父亲、忠肃公陈政。另外,于殿内两边附祀李伯瑶、马仁二将军。整座殿堂供奉的神像,突出了陈氏家族自陈政至陈谟祖孙五代,相继治漳,历时达150年。他们主漳期间,为政清廉,扶贫锄暴,开拓漳州,政绩显著。由此,深受官园社百姓,乃至闽南各地人民的崇敬与膜拜。正如官园威惠庙石柱楹联曰:“开辟蛮荒始定漳,圣绩宏伟后封王”;“威振东土平寇安邦,惠霈南疆开漳治郡”;“世代书香英才辈出,德政兼施农贾并举”。 官园威惠庙自宋代建庙以来,距今八百多年。据查,自唐代以后,在漳州城乡主祀或并祀陈元光的庙宇有十五座,除唐、宋两代由官府建造的浦南松州威惠庙和城北威惠庙(即糖市大庙)外,其余的当是官园威惠庙历史最悠久,建筑较宏伟;加上它位于漳州城东厢,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等地理条件,因此,历代入庙进香的信众络绎不绝,香火兴盛,影响也较广。历代从官园威惠庙“分灵”、“分香”到外地奉祀的,有闽南邻近县、市,还有台、港、澳以及海外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地。近年来,随着国内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已有台湾省的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屏东、新竹等县市,20多座祀奉陈元光的庙宇,多次组团来漳州官园威惠庙谒祖、参香,互相交流有关陈元光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1999年间,官园威惠庙为加强管理与对外联系,成立了庙管委会,并于1999年2月申请核准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2002年4月13日下午,官园威惠庙发生了火灾,把整座庙宇烧成灰烬。但由于众多善信对陈元光的虔诚崇拜,他们自愿捐资、献力,于今年上半年着手在原庙址,依原庙貌重建新庙,已于2002年10月初修复完竣,恢复对陈元光的供奉与崇拜。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