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祈保亭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36
作品名称:
祈保亭
其他名称:
七宝寺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12.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明代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宗教建筑-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祈保亭,又名七宝寺,在漳州浦头工人亭25号。该亭始建于明代,清嘉庆、道光年间重修,为三进庙宇,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入门是前厅,中有天井,中、后进之间留有天井,后进楼上是禅房,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中堂祀男相蓄须观世音菩萨,俗称祈保亭佛祖。按照佛教的说法,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能应一切众生的愿望,显化各种不同形象救护众生于苦难之中。 1938年夏,近代高僧,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曾经在祈保亭卓锡。1988年6月,祈保亭被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于“弘一法师卓锡处”,为漳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自民国27年农历四月初八(1938年5月8日),至同年九月十三日(11月4日),弘一法师从厦门至漳州,先后在南山寺、瑞竹岩、祈保亭、凤霞宫弘扬佛法。法师在漳以住祈保亭时最长。他曾以“祈保”与“七宝”的普通话谐音,改祈保亭为七宝寺,并书匾额于寺门之上。农历六月十九日,大师在七宝寺为漳州居士和善信宣讲“佛法大意”;同年闰七月十三日(9月6日),是弘一法师剃度20周年,漳州诸善信在凤霞宫尊元楼,为弘一法师诵经拜忏,并在梅园照相留念(附照片2张)。弘一法师在尊元楼开讲《阿弥陀经》一卷,以回向众生,同证菩提,还为数十位居士证授皈依。十九日讲经圆满,他兴奋地手书一份《苦乐对览表》(附录于后),以红尘世俗的“十苦”、“八苦”,对照“极乐世界”的“十乐”、“八乐”,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佛经的涵义,开示诸善信,并呈奉给凤霞宫经楼以示纪念。法师宣讲经书,诠解分明,一时佛教界和地方人士闻风踵至。 弘一法师在漳期间,为黄稷堂先生题写“慧庐”斋号时,还题赞道:“稷堂居士娴工艺术,所制慧庐印泥,莹润精妙冠绝”其落款为:“七宝沙门一音,弘一”。同时又应严笑棠先生之请,为其“祗园”题写匾额,并撰“祗园记”(附录于后)以为纪念。弘一法师在漳州人的心目中是崇高的,漳州民间藏有大师大量的墨宝手迹,足见弘一法师在漳弘法的一片禅心。 为纪念弘一法师在漳州弘扬佛法,传播祖国优秀文化的高风亮节,由南山寺住持普法大和尚倡导并募集资金,经芗城区人民政府和漳州市、福建省有关部门批准,在祈保亭旧址东侧,与文物保护单位文英楼比邻的浦头港西南处,建立“弘一法师纪念馆”,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祈保亭(七宝寺)随之移建在纪念馆内,形成前寺后馆的格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