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后山庵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33
作品名称:
后山庵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04.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366年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宗教建筑-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后山庵,位于芗城区天宝镇天宝村后山社。该庵系唐代开漳功臣沈世纪的后裔定居后,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在该社建庵祀佛,祈求佑庇,后历代传承并屡有重修。民国后期,庵遭火灾,只剩颓墙断壁。不久,由信众扶助,建一殿堂,祀观音菩萨,供村民参拜,延续香火。 1950年,开展农业互助合作,后山庵兼为后山生产队队间。1966年至197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庵里文物和一切神器被列为“四旧”,均遭破坏。 1981年贯彻宗教政策后,庵门重开,众多善信要求对后山庵进行重建,由信士沈文金、沈龙水等人带动后山及周边善信自愿捐资、献力,于1985年和1992年在原庵址添建后殿和前殿。然后又于1997年和1998年修建混凝土庵埕和老人俱乐部,最后又于1999年对庵庙殿堂进行了全部整修与装饰,至此,殿堂内外及附属结构齐全,龙柱、斗拱、雕栋、画梁焕然一新,神座帐帷,挑花刺绣、金玉满堂。通过推选,组织了庵庙理事会,并举行隆重的开功、揭牌仪式。2002年3月,经申请核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后山庵从元代兴建距今已七百年。经过历代沧桑变化,屡废屡建,香火不断,而今其规模还有所扩大,建筑更为精美。现该庵坐西朝东,遵其祖辈嘱咐庵址纳“日月精华”宝地。主体建筑为宫殿式砖木结构,硬山顶,占地面积2179平方米,建筑面积892平方米。庵前建有混凝土庵埕,约600平方米,宽敞平坦,供节目信众参香膜拜,舞狮摆龙和演戏酬神;庵埕右边建一座老人俱乐部,供老辈安享天年。庵内分前、中、后三殿,中夹天井,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殿祀弥勒佛,附祀福德正神和显化将军;中殿祀广济祖师、天上圣母;后殿祀观音菩萨、三宝佛,附祀地藏王。天井里左右立两座石雕经幢,左边经幢高2米,底座呈八角形,浮雕莲花瓣;中部缩小为八角形石柱,八面浮雕八位神像,上部为四角形石柱,平顶,正面浮雕一位神像,最上端边角稍有破损,以混凝土砌成平顶。右边石经幢已折断,只剩其底座。此二座石经幢系花岗岩石雕,浑古淳朴,何时雕塑无文字记载。该庵原有石柱、碑刻以及匾额、对联均已散失。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