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堂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29
作品名称: 长生堂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096.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宗教建筑-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长生堂以其独特的面临水质纯净吃水港的优美环境,和主祀观音菩萨而显扬漳州东门一带。它位于巷口街道竹围新村北侧后港社,东南临浦头港,西北近巷口街,历史上是漳州城外较为繁华地带。过去,长生堂前有口大池塘,名曰吃水港。此港地下泉眼涌流,长年不竭,港深水甜,为四方民众提供用之不尽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据传,用这里港水制作出的豆腐,特别香润可口,曾享誉城内外。可惜近年来由于旧城改造,该港已被填塞,建起了高楼大厦。 长生堂坐北朝南,分两进,前为拜亭,后为主殿,占地面积44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19平方米。庙内设有接待室和主持僧的宿舍;庙前有宽广庙埕,建有120多平方米的戏台,供神节日演戏酬神和举办法事活动的场所。 长生堂始建何时,无从查考。民间只传说,古时候已有此庙,由于历史苍桑变化,已无据可查。今庙内只保留有当代高僧弘一法师,于抗战期间在漳讲学时,用“长生”两字序头,为该堂题写的对联,上联是:“长向娑婆循念至”,下联为:“生来菩萨畏因深”,嵌刻在大殿墙壁上。 长生堂主殿正中供奉观世音,两侧祀地藏王和三圣佛,附祀土地公,十八罗汉等。该堂有两位和尚长年住庙奉佛、诵经,十方善男信女祈拜者甚众,香火十分旺盛。 长生堂历经多次修缮,其中较大规模的一次是1947年,后港社信士黄野先生征募浦南三家商行,各献建筑所需杉木、砖瓦红料、匠役工钱,把旧庙翻建一新。于2000年春夏间,由信众自愿捐资,再次翻修,并在庙埕两侧添建了接待室和老人活动室等配套设施,使古老的长生堂佛庙焕然一新。近年来,随着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长生堂已先后接待来自四方信士,其中有部分台湾同胞也闻风前来祈求安康,还愿消灾。 长生堂为加强管理,引导信众爱国爱教,已成立庙宇管委会,并于2001年7月申请核准为芗城区宗教活动场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