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南浦亭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28
作品名称:
南浦亭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093.pdf
分类:
遗址
创建时间:
1766年
分类号:
K878
主题词:
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南浦亭,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始建于九龙江西溪北岸竹排沃附近,坐东朝西。当时尚无溪堤,因此南浦亭建于溪边沙滩北边,面溪临水,风光明媚,主祀观音菩萨。后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和道光十年(1830年)两度重修。时沙滩附近日常都有许多来往于石码和南靖的船只停靠在庙前和周围,他们靠岸后,必然到南浦亭进香参拜,尤其是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以及观音的神节日,入庙膜拜更是热闹,香火一直兴盛。 1919年陈炯明进驻漳州,开展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拆古城、铺马路、筑溪堤,这时南浦亭被拆除辟为道路。不久,由当地信众捐资重建于草寮街,庙改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顶,仍面溪但不临水。改建后为三进,前为长檐拜亭,拜亭横梁上悬“南浦亭”横书匾额。中为主殿,殿前建一过水中廊,两旁留有天井,左边天井墙间嵌有三方重修与捐资芳名碑石,进入主殿,正中建神座,约1.5米高,上置四方立体玻璃龛,内祀观音菩萨和善财、龙女,龛上面横梁悬挂“慈航普渡”匾。殿堂为单间,宽敞明亮,在左右两边墙壁上悬挂两个木制牌匾,号称“光明灯”(可通电照明),每个光明灯牌匾内分设120格,每格安装一盏小灯炮,能闪闪发光。凡善信于每年捐献给南浦亭香油资达100元以上者,可占据一格,题写其姓名,以示“佛光普照,庇佑平安”。 主殿后墙右边开一小门,可通第三进,即居室。居室系木梁二层楼,底层为庙管委会接待室和储物间,楼上供二位斋姑长年住庙奉佛,带领信众诵经,祈求平安。 南浦亭于“文化大革命”被列为“四旧”,庙内佛像和匾额全部烧毁,后改为修竹居委会办公室。当地信众相传,原来庙中有一尊七宝铜金身观音菩萨佛像,为南浦亭镇庙之宝。另有一尊古木雕观音佛,据说是唐陈元光祖母魏妈从河南带入戎闽,原供奉于南靖赤岭佛祖庙。后因山洪暴发冲圮庙宇,该尊观音佛像随洪水漂至九龙江西溪草寮街溪边,夹在刺竹枞内。当时曾有人几度用竹竿推出,但佛像旋又复归原处。人们信其“不愿离去”,于是被善信抱起置于南浦亭供奉膜拜,由于这则离奇故事的传诵,使南浦亭观音更受众多善信的崇敬与膜拜,由此历年香火兴盛。 进入七十年代后,庙宇又被改为街道竹器工场。1985年随着宗教政策贯彻落实,南浦亭重开庙门,由善信自行管理,恢复香火。1997年又由信众自愿捐资献力,对庙宇进行修整,重塑观音菩萨金身,并在主殿左侧配祀迦蓝大王,作为社里保护神。现庙宇建筑面积已达168平方米。随着草寮街地段逐步开发建设,南浦亭准备逐步收回原有属于庙宇的房产,并再次进行扩建,使庙宇配套设施更具完整。 但可惜的是该庙原有的石刻、文物已多散失,现遗留庙内的只有“重修南浦亭碑记”、“道光贰拾壹年腊月勒石”、“重修南浦亭碑记(道光十年瓜月日置)”等三方石碑,另有拜亭石柱楹联,如“南山比寿得天厚,浦淑皆春楼德深”、“云峰列梵宫自是西天世界,翠竹生金地浑然南海形容”等,均是民国初期重建时的石刻。南浦亭已建立管委会,并于2001年7月申请核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