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庆观井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4993
作品名称: 天庆观井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1/001
起始页: 0077.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796年
分类号: K878
主题词: 文化遗址-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府志载:“在郡城元妙观前,味甘美,可辟疠,旧传漳土水热,凡士宦者,必先汲此方得不病。” 元妙观唐时名开元观。始建于唐贞元十二年(796)刺史李登从漳浦移建。至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天庆观,废去本来奉祀老子、改祀赵真君,不外是唐李宋赵各从其姓而祖之也。元、元贞年间,(约1295—1296)又改名为元妙观,仍祀老子。但志乘传下来仍用天庆观井之名。此井建造年间当在宋初,约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与湖内“天宫井”的建造,当在前后的年间。 元妙观俗称天公庙,则现新华西路西段。天庆观,井在路南,市政建设公司的旁边。据附近居民反映,井水确是甘美,为沏茶之好水,但前年建筑楼房取用此井水,由于不够重视,把灰土泥水流入井中,现水稍浑浊,但任凭天旱,此井从不干竭。现被城市建设管理站东铺头站将井封盖围墙作为堆放工具杂物之用。这样“利用”历史文物作仓库,不供观赏、考究,完全失去了保护文物的意义。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以及漳州的风土人情,特色及习俗,其中分别记述了日军飞机滥炸漳州的罪行、菲律宾“华友”战斗英雄陈增棍自述、漳州解放初期群众文艺工作概况、漳州图书馆史略、唐宣威将军昭应侯许天正传、历史上的丐户和漳州乞丐营、端午节及其习俗、漳州市区路、街、巷的演变……黄叶沱张胡山汤怀亮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