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楼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4929
作品名称: 八卦楼
其他名称: 威镇阁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57/001
起始页: 0027.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
分类号: K879.1
主题词: 中国-文化古迹-八卦楼

作品简介

八卦楼原名威镇阁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漳州知府罗青宵拆城上旧楼建层,阁,曰“威镇”,清初毁于火灾。清乾隆二年(1737年)漳州知府刘良璧重建,阁基用八块宽长相同的长方石铺成八卦形状,每一块石头上都按方位分别雕刻有“乾、坤、震、艮、坎、兑、巽、离”的方正字,故俗称其阁为八卦楼。阁建三层,八面开窗,登楼可远眺漳州景色,是芗城的重要古迹。 1967年“文革”期间,因漳州群众组织发生武斗时被作为据点而受损,1970年兴建漳州大桥时全楼拆除。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1985年实行地市改制后,漳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据此,原龙溪地区建立了政协漳州市委员会,原漳州市政协组织改称为政协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