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璧齐辉楼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4916
作品名称: 奎璧齐辉楼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56/001
起始页: 0443.pdf
责任者: 林郁 撰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4
主题词: 楼阁-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在长泰枋洋镇林溪村附近的小山坡,巍然屹立着一座石楼,它就是被列为长泰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奎璧齐辉楼。因这座石楼建于大路口社(现该社已废),人们又称此楼为大路口楼。 奎璧齐辉楼落成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至今保存完好,观之颇有古代建筑特色。其一是布局合理。该楼傍山依水,座南向北,视野开阔,环境宜人。楼基宽27.28米、深25.36米,平面略成方形。楼里为四通巷布局,中留大天井,天井中凿有水井一口,楼共二层,每屋循天井各有十四个房间,并设前后厅堂,后厅有石楼梯一道,上层房间里又架设阁楼。整座楼建筑布局严谨,楼里显得宽敞明亮。其二是设施坚固。该楼高10米,墙基高一米,用条石砌成,墙体外向甚至楼顶也全部用条石叠砌,二层楼墙厚0.9米,一层楼墙厚1.5米,一层不留窗,仅设一个圆拱石门,配以11厘米厚的木门板,门框上端设有水柜可防火攻。这样构筑,楼体坚固,俨然一座可攻可守的小城堡。其三是构筑奇巧。该楼顶部置有双斜槽屋面,二层楼栏杆顶加设了本瓦斜坡面,可承接屋面排水,也可保护栏杆及二层通巷楼板,这样的设置尚属罕见。楼基及墙体的条石砌筑也别具匠心,从楼的外面看,墙面自下而上都是条石齐整相叠;而墙体内,条石都是层层交错,虽大楼的地面下没铺基石,但地面上的墙基、墙体已联成难分难离的整体。 据测算,建筑奎璧齐辉楼用石料约1200立方米,用木料约180立方米,工程浩大。当时大路口社位处山区僻壤,交通不便,因此,建筑这座楼,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也要投入大量的劳力。投资建楼是大路口社的林天定,他原是当地农民,务农为业,后来弃农经商,开办日兴烟行,专门购销林墩、枋洋一带所产的烟叶,烟丝产品远销东南亚。林天定经营烟草成为富商,因此才有财力建这座楼。楼建成以后,既然作为家庭起居之用,又作为烟草加工点和仓库。 历经风雨沧桑,大路口社的村落已荡然无存,唯独奎璧齐辉楼岿然屹立。人们仍记得建楼师傅在完工后留下的一句话:修理困难,重建容易。其含意是什么呢?至今还是一个谜。有人推测,这楼的构筑奇巧,且墙基、墙体已联成一个整体。所以要修理很困难;如果这楼倒塌重建,有大量的石料、木料可再利用,相对而言,重建较容易。事实是这样吗?有待兴趣者实地考察,做出新的推断;也有待后人根据楼的演变,得到正确的答案。当然,人们都寄望,奎璧齐辉楼能得到完善的保护,成为长存的文物古迹,以供观赏。奎璧齐辉楼是独具特色的石宅民居,也是烟草历史文化的遗址,值得一览。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