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纪念馆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4874
作品名称: 黄道周纪念馆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56/001
起始页: 0345.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25.7
主题词: 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黄道周纪念馆座落于风动石之左前侧,为明代大成殿(崇文书院)旧址,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一层花园式古典建筑。 大成殿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祀孔子,亦称文庙;正德十一年(1516年)改为“祟文书院”嘉靖二年(1523年)设立学社,成为铜山最早的官学。万历十七年(15,89年),黄道周五岁时入崇文书院就读《论语》。天启二年(1622年),大成殿重修,适黄道周中进士,回乡东皋,迎母亲入京奉养,乃为铜山大成殿的华表题书了三面匾额:“斯文在兹”、“江汉秋阳”、“金声玉振”。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十五日,时告假于漳浦北山庐墓守制的黄道周携陈士奇、陈瑸、刘善懋、游昌业等铜山弟子回乡修复大成殿孔子塑像,并撰写了《修像告先圣文》。康熙三年(1664)东山迁界,崇文书院沦废;至嘉庆年间重建为文昌宫,既祀孔子,又祀文昌帝君。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为县立初级中学校舍。1958年,校舍迁往演武亭(今县二中)。庙遂废圮。 1985年,值黄道周诞辰400周年,东山人民择此兴建黄道周纪念馆,二年后建成竣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书“黄道周纪念馆”石刻额匾。大厅嵌有艺术大师刘海粟手书“节义千秋”石匾。大殿前塑黄道周立身雕像。馆内置黄道周生平事迹展览。有石柱对联,一为黄寿棋撰书:“浩然正气直为文山同壮烈,卓尔奇才长教左海焕光芒。”一为黄典诚撰书:“收局文山气节冰霜千古烈,行吟屈子辞章风骨一家雄。”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