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钟古城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4854
作品名称: 悬钟古城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56/001
起始页: 0328.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7
主题词: 城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原为千户所城。民国《诏安县志》载:“明洪武二十年(1378年)江夏侯周德兴奉诏建置,周围五百五十丈,砌以条石,垣面广一丈,高三丈,女墙八百六十一,窝铺一十五,东西南北四门上各有楼,其东西二门阻海,北门通路,南门塞之,环海为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将军曾于此及梅岭一带地方抗击倭寇,扫荡山贼吴平之乱。悬钟城现存东门、南门及部份颓垣。此处原为指挥所城堡,驻有重兵,是东南沿海要塞之一。据传明初吴君宠(悬钟所人,洪武间任指挥,封昭信侯,今民间尚流传其轶事)曾于附近之鼎湖山练兵,距今虽已六百年,但其练兵台尚依稀可认。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月,倭贼陷城。隆庆六年(1572年)重修,增月城三座,垛子六十个,窝铺一十座。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废。康熙五十六年,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瑸、布政使木哈捐修。”经过数百年沧桑,现尚保存着大部分城墙和东西、南门。1989年,侨胞许木泰捐资修建西门的部分城墙。城内外有摩崖石刻数十处,尤其是果老山的摩崖石刻群,为古城增辉添彩。城内的关帝庙,是海内外同胞旅游朝圣的胜地。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