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居大陆和台湾的古闽越族》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0109
作品名称: 《住居大陆和台湾的古闽越族》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58.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G256
主题词: 文献学

作品简介

本篇与辛土成合写于1980年4月,登在《厦大学报》。闽越族自古属于百越的一支民族,百越住在我国东南部和中南部,即秦代所置会稽、闽中、桂、南海、象郡等地。闽越族住在今浙江省和福建北部。以后闽越族一部分迁移台湾,即今高山族。作者从蛇郎故事(闽越族以蛇为图腾)、断发文身(剪去长发、刺文于身上)、拔齿(拔去左右门齿或侧齿)、楼居(架竹木以屋,分上下层,上居人,下养牲畜)、悬棺葬(棺柩安置在悬崖绝壁的自然洞穴或人工凿成的洞穴)、婚姻(男就婚女家)、喜食猴脑羹等风俗习惯相似,论证闽越族与现在台湾高山族原是同一种族。周代《山海经》中提到“闽在海中”以及春秋时期说的“外越”就是指台湾的闽越族,也就是高山族。以后经过社会发展和航海技术进步,历经三国时代大陆人与台湾来往更加频繁,建立密切关系。现在台湾人口主要包括高山族,郑成功收复台湾反清复明带去的将军和士兵,以及蒋介石带去台湾的军政人员及其家属,经过千百年繁衍增殖而成为现在的二千二百万多人。叶老与辛土成合写的这篇文章对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是最有力的论据,给企图分离祖国的台独野心家是当头一棒。 总之,叶老的史学著作是多方面的。他写的文章工于考证,重于开拓,言人所未言。有的文章虽在三四十年前写的,但至今仍受学术界重视。 叶老除深研史学以外,对诗词也颇有研究。他在长汀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后在厦门一段时间,大学一部分教师组织诗钟会,每次现场作对,他都参加。而且造词遣句,都有特出,哙炙人口。他1972年告老还乡,年届耄耊,仍然没有停止学习写作,为漳州等地撰写文史材料。 他热爱厦大母校,对校主陈嘉庚有着深厚感情。还乡以后,鉴于漳州市没有厦大校友会组织,屡屡嘱咐我出来组织,在叶老关怀下,经多方联系,终于1987年5月开成立大会。在筹备和成立时候讲话,并带头捐款。叶老可谓是漳州厦大校友会最重要的发动者。 1991年漳州诗词学会成立,叶老被选为会长,写了一些诗和文章,登载在《漳州诗词》创刊号和一二三集。他时时关心诗词学会的发展和会员创作动态。他还担任芗城区丹霞诗社顾问,他说:“传统诗词必须发扬光大,这是祖国文学瑰宝。” 叶老是史学耆宿,博古通今,现在,他对家乡有关历史著作都很关心,对本地出版的历史书请作序或题词时,他不辞辛劳,一一为之执笔。如对陈侨森等编写的《漳州掌故》和王雄铮等编写的漳州民间故事都起了指点和鼓励作用。 叶国庆教授巳年满百岁,但他对漳州文史仍很关心,对登门求教的史学者,都一一给予指教。现适逢叶教授百岁华诞,借此恭祝他海屋添筹,松柏长青。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工委活动记述、漳州解放前夕解放大同盟的组建及其活动、芗城统一战线工作回顾、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生产、骨伤科名医章宝春、漳州图书文具业近代发展状况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