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粤的瑶壮俗与与闽俗之比较》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0108
作品名称: 《滇黔粤的瑶壮俗与与闽俗之比较》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57.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G256
主题词: 文献学

作品简介

此文写于1930年3月,登在《厦大周刊》第九卷3期。文中提到爨、苗、壮族婚俗云:女嫁数日,即回母家,生子然后归夫家。惠安风俗云:结婚三日后,新娘即回家,何日回婿家,只能在节日回一二日,不能住久,久则被女友讥笑;必至生子后始得留住夫家。这种风俗两地完全一模一样。还有丧俗壮人与漳州风俗也有相同之处。人死后投钱买水,为死者洗脸。又有一种叫做“入花园”,的风俗,壮人结婚无子或少子,怕养不活,请道师介绍认花婆做寄妈。花婆管世上男男女女的生育,男为白花,女为红花。当事人怕夭殁,就请“入花园”即由道师念咒,引导当事人游地狱一番,看看有没有生子或保子的征兆。这和龙溪“巡花枞”的风俗相同。妇女久婚不育,请巫师到家烧符念咒,引当事人到阴府去看那寄托的花枞,若树被破坏,表明不能生育;若树结白花,表明生男,若树结红花,表明生女。从以上三点风俗相同,叶老认为昔日居福建闽南与云南等省苗、瑶、壮可能属于同一种族。关于与惠安婚俗相同这一点,叶老在另一文章指出这是母系制度下婚式转到父系制度下婚式的一种过度习俗。叶老这一结论,曾受到海内外学者关注,认为叶老有先见之明。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工委活动记述、漳州解放前夕解放大同盟的组建及其活动、芗城统一战线工作回顾、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生产、骨伤科名医章宝春、漳州图书文具业近代发展状况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