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1147
专题名称: 七贤庵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62/001
起始页: 0259.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七贤庵,址在诏安县梅洲乡渐山西麓。渐山海拔虽只有476米,却卓然屹立于东南海交汇处的诏安湾北岸,双峰并耸,风景如画。 宋朝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陈景肃与门生颜耆仲、杨耿、郑柔、薛京及吴大成等人,迁建渐山石屏书院于此隐居,在山麓“辟其田以资讲业”,书院周围广种石榴,所以又称其为“石榴洞”。 到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四都人杨江永(曾任云南石屏州知州)上书,经福建提督学政夏月川批准,将翁待举、陈景肃、吴大成、郑柔、薛京、杨耿、杨士训等七人作为乡贤奉祀于石榴洞讲学旧址。后人称其为“渐山七贤”,奉祀处称为“七贤祠”或“七贤庵”。清代嘉庆癸酉年(1813)曾重修,1992年再度修葺。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贤庵坐东向西,由门楼、两廊、天井、正堂和两厢房构成,深18米,宽27米。建筑形成为硬山顶。门楼为抬梁式木结构,方形石柱。正堂面阔三间,一明二暗。 正堂木龛奉祀木主,分列二排。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