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侯禅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1146
专题名称: 九侯禅寺
其他名称: 九侯岩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62/001
起始页: 0259.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九侯禅寺,在诏安乌山南麓的九侯山中,又称九侯岩,南距县城三十余里。“九侯”名字的来历,一说“九峰列峙,尊若公侯”;一说“大禹后裔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由于九侯岩风光奇美,禅寺深幽,自古就有“仙造九侯岩”和“闽南第一古刹”之美誉。1998年9月,九侯山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名胜风景区。 九侯禅寺始建于唐代。据《九侯禅寺碑记》载:“古刹有内旧岩,始建于唐代。宋绍兴十年(1140)始建佛阁大殿……”。佛阁大殿,即今之九侯禅寺。以后,历代多有重修。宋淳祐五年(1245)九侯禅寺曾再次重建,清乾隆九年(1744)和光绪年间也均有重修。2000年广东达豪青云禅寺方丈弘养法师等又集资再次重修。 九侯禅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为重檐悬山顶建筑,由门楼、天井、拜亭、大殿、东斋、西斋组成。大殿进深19米,面阔9.5米,面积180.5平方米。大殿两侧均隔3.5米巷道,为东斋、西斋,均为一厅两房。东斋深19米,面阔16米,连大殿总面积约660平方米。 寺门原有一楹联题刻:“如此名山能有几,是真游客不嫌多”。近年重修改为“名胜名山山名胜清秀雅丽,古迹古寺寺古迹宏伟壮观”。 门楼上方有明代理学家黄道周题字“洗心之藏”匾额。门楼上有楼阁曰“望海台”,游人于晴日登楼远眺,诏安湾中,云蒸霞蔚,帆影隐隐。 大殿上方,有明天启间本县进士沈起津书的“天竺行踪”横匾。大殿正中奉祀释伽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韦驮尊天、疆罗尊地站立两旁。两侧十八罗汉神情各异,形象栩栩如生。大殿香案正中立有1座明末“敬颂万历皇恩”的龙牌和1座宋时铸造的古香炉。 西斋房门上有宋代名儒朱熹款署晦翁的“西斋”匾额,并有对联:“西抹烟霞秋景宜人,斋吟经史春风满座”。西斋内厅堂奉祀九侯“师祖”思齐画象(思齐,宋淳祐间五台山僧人,五台山第九代祖),两边对联:“南宋思齐建大寺,高僧受钵皈侯山”。 东斋门上有“名山有主”匾额,两边有对联“白马驮经来佛国,紫云飞锡到侯山”。里进中厅奉祀九侯另一师祖。 寺内天井中存有宋代绍兴十年石彻放生池1口,宋淳祐五年(1245)和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碑记1方。 宋淳祐五年重建碑记:“时淳祐五年,岁在乙已,重开山僧思齐、化缘僧思谨、游坪、崇慈、立海、崇实、至冲监造,祖琛志”。 清康熙六十一年碑记镌刻《九侯岩指南传》,寓言天人性命字理,为“楚北汉阳呆叟黄昌岁次壬寅黄钟日冬至前一日述古撰勒”。碑记云:“诏邑之北有乌山九侯岩胜境,远观形势若五星聚讲,九曜联辉;近历古迹则层峦叠翠,岩石崔嵬,诚天然大观。询诸里人父老,议论不一,俱未得九侯岩三字由来实据也。余尝读易而旁通其字学笔画音义焉。按九侯岩三字乃西北隅乾方室火危月交辉分座。诗云:“相在尔室”,夫室者,亥宫乾金室火猪乃阴极阳复之侯,故君子终日乾乾。书云: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圣贤典籍其中俱隐寓冬至一阳来复之生机,即吾人率性立命之岩谷也……。” 寺内还有明代和清代铸钟各一口:明代铸钟上铸有金文,录诸山助缘僧、化缘僧名字,为“大明成化五年乙丑冬月良日志,匠人许”。清代铸钟上铸有金文:“九侯禅寺重开山僧思在募建。乾隆壬午年腊月吉旦”。 九侯禅寺左侧就是有名的“云根”摩崖石刻,为近米见方的大字楷书,旁署:“明万历庚子季冬,楚人星海俞子咨益,邑人癸南胡子士鳌,介庵沈子鈇,起岑蔡子肇庆同游题。” 在“云根”左侧有一云梯,石阶45级,游客循级而上可达“福胜岩”。福胜岩位于九侯禅寺寺后的山崖上,由天然巨石嵌崖覆盖为屋顶,条石为墙,宽约4米成前厅。有“福胜岩”石门匾,旁署:“大明嘉靖二十二年正月立”题刻,对联为“福份占名山,僧原傍佛;胜游来净域,人似登仙”。岩内石室祀佛像,俗称“遁地佛”。岩前为平台,游人在此眺望,远近风光尽收眼底。 福胜岩始建于唐代,宋代重和元年(1118)重修,宋末省元、邑人沈子真义不帝元,举家隐居在此。石室内现在宋代重修石刻。 福胜岩左侧后面有天然石笋雕成的“飞来佛”像。相传,飞来佛与遁地佛相约同往九侯山,约定先到者住福胜岩宝地。飞来佛靠飞天先到,洋洋得意,心想土遁速度慢,与其在此呆坐,不如到外面观赏风景,就走出石室看风景去了,遁地佛到达后从地下走出,正好占了福胜岩宝地。飞来佛无奈只好借岩后侧栖身。飞来佛像系天然石笋巧雕面成,石佛上盖佛亭,亭顶为六角悬檐式,造型小巧玲珑,别具风貌。亭口木匾署“飞来”二字,石柱镌一楹联:“飞来迦叶经千劫,坐对莲花第一峰”。 福胜岩右侧悬崖上有一巨石,状如花瓶,上有一树,根系盘石,树根紧贴石面,似从石中长出,远远望去,酷似花瓶插花,故名“花瓶石”,天工造物,显示大自然的神奇。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