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诏安县丧事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1044
专题名称:
诏安县丧事习俗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58/001
起始页:
023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在诏安,家里有人去世料理丧葬称为“做丧事”或称“做白事”,年未满50去世的叫“苦丧”,丧礼不怎么讲求,草草了事;若是年过50,并当上祖父母的,称为“好命公妈”不能草率从事,繁文琐节比结婚还多。俗语有“死人多故事”一句话。录要如下: 通知亲戚筹措事宜人一逝世,亲邻立即主动来帮忙料理丧事,重点先做几项:一是通知主要亲戚,如果死者是女性,最主要是娘家(俗称外家),一是火速备办收殓的衣服、用品、棺木等。定出“迎棺”“请水”、出殡时间,亲戚、朋友、族、邻闻讯,多数人要送些“纸仪”(赙仪)以帮助丧费。农村,也有从生产组织公积金拨出固定数额帮助丧费。在旧社会碰到丧费无着,无力收埋,就只好依靠“分香、线、烛”向社会伸手求援,请求大家解囊相助(分给香烛、红线,表示祝援助者好运气)。 迎棺、请水凡家人去世当天或隔天就得备办棺木收殓,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多半到寿材店买现成的。经济比较富裕的,多半购杉树或楠木,请工匠加工,然后定时间抬回棺木。吊丧的亲友,头上或手臂缠上白布跟在后面(缠手臂有分别:死者男性缠左,女性缠右)。死者亲眷要披麻戴孝在门外巷口哀号跪伏,叫“迎棺”,接着进行“请水”,由死者儿子(儿子先死由孙子代)披麻戴孝,袒露一肩,反穿上衣,手捧土砵,砵上放一小箕(俗叫招笠),到水边舀水和沙回到家里,为死者洗身用,叫“请水”。 收殓、割阄(读音kou)、盖棺、安钉收殓时死者应穿的衣裤有固定件数——上七下五。如系男性,要戴帽、穿鞋(均纸制);如系女性,不戴帽子,但裤的最上层穿一条黑色或蓝色的裙。棺内四周放石灰包,作防腐、杀菌、吸水用。收殓后,盖棺前要行告别仪式:用麻缕或白沙线,一端绑在死者手上,然后全部亲属执着线排列,由道士把线一节一节割断,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做完仪式盖棺,然后安钉。先由“孝子”捧木盘,上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安钉的人只行一个象征性仪式。执斧在钉头点一下,口唱“安钉,子孙兴盛!”然后由专业收殓的人钉牢固。对执行安钉仪式的长辈要请吃寿面(寓添寿之意)并送红布(寓吉利之意)。 出殡、安葬、置灵、戴孝死后通常三至五天出殡安葬(俗称出山);也有当天或七天才出殡的。出殡时行祭奠仪式,在门外路口设一奠桌,摆酒、鸡、肉、鱼、面粿等祭品,棺木抬出来摆在条凳上,头部朝奠桌,脚部朝去路。奠毕,抬起棺木,推倒凳子,抬往墓地埋葬。山场安葬一般当天要完毕。葬后,家里设置灵堂,称为“置灵”,早晚哀号,称为“哭灵”。至第七天称为“起服”又称“头七”。“头七”这天既要到葬处哭墓(俗称巡墓),又要在家中举行祭奠。从前每七天要祭奠一次,至四十九天一共要七次,到期才算丧事完毕,称为“完事”(现已简化为在第七天进行二次,第一次为头祭第二次代表二至七祭,便算“完事”)。这时除死者儿子、媳妇外,其余亲属可以“脱孝”,其仪式是:把白头巾在烧冥纸的火上转一转,然后放入水中漫洗,男的一律理发。儿、媳则改为在衣袖上或口袋上缝一块麻布或黑布,表示继续戴孝,门口则分别死者男青、女黄贴上丧联,一直至周年。周年要做一次周年祭。本来死者儿、媳要服丧三年,现亦已简化为周年祭后马上再做一次三年祭,便表示服丧期满,改贴红纸联。服丧期间,死者儿孙在七天内可以结婚,过后一律停止,要等到做过满丧仪式后才能婚嫁。 丧葬中的繁文细节,迎棺、请水、割阄、安钉……等封建迷信陋习,正渐步简化废除。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