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石龙旗杆追继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946
专题名称:
石龙旗杆追继堂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56/001
起始页:
0116.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下版村既是侨乡,又是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他们与海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居住在下版村的刘氏属“彭城”派。据版寮刘氏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是在元朝惠宗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从江西瑞金迁往福建永定,明宣德年间,刘姓第一百三十一世万七郎,由永定县南门桂竹巷迁入南靖县书洋版寮,万七郎就是版寮开基的一世祖。 下版刘氏一世到六世在千坪头建造一座宗祠远锡堂。 公元1725年,万七郎长子孟七郎传下季六郎、季七郎、季八郎,他们合建版寮刘氏宗祠追继堂,总面积2500平方米,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同治二年(1863年)、1923年重修。堂占地面积246平方米,坐北向南,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梁架间施半拱驼峰,透雕狮、凤、花卉。祠前竖立清乾隆庚辰(1760年)、嘉庆二年(1797年)、二十年(1815年)、同治年间石旗杆共6根。刘氏家族的人在加官进爵后都会在堂前树一座石龙旗杆,以示彰显。旗杆为古头打造,上有盘龙雕刻,十分有特色。 刘氏追继堂建造后,原居住在版寮八大姓的唐、江、罗、张、花五大姓迁居外地,至今留下刘、李、黄三姓。全村人口1508多人,其中,刘姓占下版村人口的80%以上,主要居住在白沙岭、李和村、和树脚等自然村。 追继堂面向平和县牛粪岭尖峰岽,称为笔架峰,象征着子孙后代人才辈出。门口有一口泮池,下连两口养鱼塘,共3口池塘,象征着鲤鱼得水跳龙门。宗祠后山是版寮水尾风水林,风景优美。 追继堂周山自东北向西南如猛虎下山之雄姿,为卧虎形。祠堂前面有3对石笔(左右两边各3支)。 清嘉庆年间,版寮一带瘟疫、匪患交加,有不少刘氏子孙背井离乡,往海外谋生,他们定居在泰国、缅甸等地,从第九世到第十五世,共有109人迁徙台湾,分别居住在台北、嘉义、台中、彰化、苗栗、宜兰、南投等地。 版寮刘氏的昭穆是“万孟念仲季,世文宗汉源,益乘奕鼎光,兴进让朝兰,联发荣隆传,长玉成裕常”。 追继堂现为南靖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本书包括名人与南靖、往事回眸、“文革”之忆、地方经济与建设、地方文化、域外掠影、政协纪事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