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南靖县敬祖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唯一号:
130734020230000844
专题名称:
南靖县敬祖习俗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50/001
起始页:
011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敬祖睦宗是土楼人文化心理投影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产物,也是中国传统封建礼制的体现。在以血缘家族形式聚居的土楼人家中,敬祖思想表现得异常突出。因此,每个土楼聚落都建有姓氏祠堂(也称家庙),供奉祖宗牌位。这些已死列祖之“居住”场所在南靖就有360多座,它以特殊形式记录一个家族随血脉流动而发生的全部历史文化,是一部无比神圣的史书。每逢春节、元宵节、五月节、七月半等重要节日,族入都要备“三牲酒米果、香烛炮纸”到祠堂祭祀祖先。供奉开基始祖的大多实行“村祭”,由祭祀理事会负责组织,其它先祖由派下亲属祭祀。 南靖的姓氏祠堂一般为五凤楼的基本平面布局,常见的是两堂两横式、两堂式;有的大宗祠为三堂两横式。雕饰最精美的祠堂为书洋镇塔下村张氏家庙德远堂,它是目前中国可见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建于明末清初,呈上下两堂两横五凤楼造型。前有半月形池塘,后有大片风水林。正面古式牌楼上是彩色瓷片镶嵌的双龙戏珠,形象栩栩如生。屋脊上有各色瓷片剪黏的浮雕;殿内雕龙画凤,木石装饰富丽堂皇,别具风格。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堂内供奉塔下始祖小一郎及妣华氏等历代张氏先祖的牌位,堂有竖立23支高过10米,阴镌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衔品位爵位、年代等文字的石龙旗杆,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每年农历7月14日是小一郎肇基塔下的日子,这一天张氏族人为纪念他,都备鸡、鸭、水果等到德远堂祭拜。 书洋镇石桥村的张氏大宗祠东山祠也是上下堂五凤楼结构,上堂为祭厅,共五开间,雕饰华丽。中央三间为通间,前檐敞开,在后金柱与后檐之间设神橱,供奉石桥张氏前4代祖先。东山祠为石桥张氏的总祠。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九、三十,五月初一和七月初五为祭祖日,其中腊月二十九、三十日的全族祭祖活动规模最大。祭祀时,祀厅柱上要贴红对联:“追吾祖功吾宗登其堂必恭敬止,远而孙近而子人斯室惟孝友于。”村民在祠堂前摆放供品,焚烧冥币香烛,燃放鞭炮,从早到晚连续不断,十分热闹。逢五或逢十整年为“大祭”,宗祠还要请戏班来演大戏,经费由宗祠公田的租谷中出。 梅林镇长教大宗祠奉祀简氏长教肇基始祖简德润及祖妣刘氏、卢氏太孺人神位和高祖宇远及祖妣张氏、白氏太孺人,高祖长源及祖妣林氏、吕氏太孺人,高祖开华及祖妣陈氏太孺人,以及义祖张进兴及祖妣盛氏太孺人和显二世祖八大房及祖妣神位。这座始建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的两堂式古祠,正堂面宽3间进深3间,抬梁式木构架,十一檩卷栅式,单檐悬山顶屋脊,雕龙画栋,金碧辉煌。石柱雕刻镏金对联:“脉接洪源八派初分源可溯,基开长教一门递传教难忘。”祠外竖有五支石龙旗杆。每年从正月初八日开始,宗祠祭祀理事会就着手筹措款项,准备祭祀事宜。正月十五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那天早上8时,随着三声火药铳响起,简氏族人便纷纷备上水果、香烛,来到大宗祠拜祖,人数多达1000多人;宗祠祭祀理事会还要用整只的猪、羊祭祀先祖。长教还有8座简氏分支祠堂,逢年过节各派下简氏族人也要备供品祭拜,让先祖“与人同乐”。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本书收录了名人与南靖,往事回眸,靖台文化,地方文化,古村落探秘,兰水名流,人物春秋,文物史话和政协纪事的相关内容。
阅读